正文

二.國內來信(1)

聆聽歷史細節(jié) 作者:王凡


在樸次茅斯的學習訓練正式開始后,畢重遠隨即按預先的約定同國內地下黨聯(lián)系人呂朝林、李恭亮進行聯(lián)系。他急切地希望能及時得到組織的指示,了解國內形勢的狀況。但遠隔重洋,黨不可能對畢重遠的行動做出具體部署,也很難向他詳細介紹形勢的進展。這使得遠離組織和祖國的畢重遠偶爾流露出不安和焦渴。

1947年復活節(jié)來臨之際,艦上組織部分學員到英國北部最大的工業(yè)城市曼徹斯特參觀訪問。畢重遠為了解英國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便抓時機與工廠的普通工人接觸,并同一位叫奧爾弗雷德.耶茨的司機交上了朋友。

奧爾弗雷德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典型的藍領階層。他個頭不高,但目光深邃,握著他那勤于勞作的手,便會感到一種力量。他對中國水兵分外熱情,對有關中國的事情饒有興味,能講一兩句漢語,寫一些簡單的漢字。他不停地詢問著,畢重遠用不甚流利的英語和他交談。幾經過往,他們因觀點接近,都朦朧地感到一種相互吸引的磁力。

當時,國民黨軍隊剛剛占領了延安,英國報紙均對此加以渲染,可畢重遠和奧爾弗雷德都認為這并不意味著蔣介石將取得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于是,他們更多地交換對時局的看法,關系更融洽,信任感也一天天增加。天涯有知音,奧爾弗雷德興奮地向畢重遠出示了英國共產黨黨證。在異國竟能遇到信仰相同的戰(zhàn)友,畢重遠亦激動得難以自持。可組織上有紀律約束,使畢重遠久久抹不去對異國同志隱瞞真實身份的歉意。

然而,有了這樣的知音,他終于有了個傾訴心聲的對象,對于身在異國獨立活動的年輕黨員來說,沒有比這更珍貴和需要的了!我們到現(xiàn)在也不清楚,奧爾弗雷德是否真的受了畢重遠的“蒙蔽”,從他自此后開始有意識地將英國共產黨機關報《工人日報》送給畢重遠閱讀,并特別勾出有關中國時局的報道來看,他似乎對畢重遠的與眾不同是有所察覺的。

當畢重遠離開曼徹斯特時,他們之間已經建立起難以割舍的友誼,他們開始通信聯(lián)系。這種友誼因畢重遠歸國后即陷于戰(zhàn)事和策動起義中斷,但在數(shù)十年后,當畢家老友的女兒到英國留學,她拿著畢重遠提供的地址,在曼徹斯特找到奧爾弗雷德一家時,奧爾弗雷德說他之所以守著破陋的舊宅不去,就是因為他總是在冥冥中感到,他那年輕的中國朋友會到這里來找他。

在曼徹斯特至樸次茅斯的信件中,時常夾有《工人日報》關于中國時局、中共領導的軍隊取得勝利消息的剪報,這是撫平畢重遠因不能及時了解國內和黨的情況而不安焦渴的最佳良藥,特別是當他與國內黨組織失去聯(lián)絡的時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