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項任務需要多種執(zhí)行能力,孩子要是使用了較弱的那一項執(zhí)行能力,就會遇到麻煩。您就可以圍繞較弱的那項能力做一些工作,來幫助這一能力的發(fā)展。如果任務開始能力有問題,在需要打掃房間的時候,您和孩子就要在孩子喜歡哪種提醒方式這個問題上形成默契。如果保持注意的能力有問題,您和孩子就可以把打掃房間這個大任務分解成幾個小任務,然后制定一個什么時間完成什么任務的計劃。如果計劃能力有問題,您和孩子就得坐下來,把打掃房間的各個步驟列一個表,然后再把這個表做成一個備忘錄。如果組織能力有問題,您就得考慮一下,怎樣設計臥室才能使孩子管理房間內的物品更容易。上面我們介紹了幾個實例,在本書第三部分我們還要對同類型的事例做詳細介紹。
4. 要確定是不是環(huán)境的因素造成了孩子在完成任務上的困難。對于執(zhí)行能力比較弱,或者剛剛具備某種執(zhí)行能力的年輕人來說,很小的環(huán)境因素都有可能會使他們在運用這些執(zhí)行能力時出現問題。在電視開著的時候,或者有趣的談話正在進行的時候,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對于某些孩子來說,在他們執(zhí)行某項艱巨任務時,如果有人在注視,足以讓他們放棄這項工作--特別是如果他們覺得別人正在對他們進行評判的時候更是如此。如果孩子不愿意按您的安排去練習鋼琴,那么在孩子練習的時候您就不能再提什么"建設性意見"了。
另一方面,在某些情況下,讓孩子完全靠自己去完成一項任務也不會很順利。例如,如果孩子保持注意的能力較弱,就會注意力分散,甚至會干起別的事情。對于計劃能力或者靈活應變能力較弱的兒童來說,讓他們自己去完成某項任務,他們就會覺得無所適從,無從下手。如果任務是開放式的(有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法或途徑)更是如此。對于多數孩子來說,如果讓他們去完成一項他們覺得很難完成的任務--有太多的步驟或者他們認為完成這項任務會耗費太多的時間,要是沒人給他們加油,也沒人鼓勵他們或者提供積極反饋的話,他們很快就會氣餒,并最終放棄。
您的孩子在某一種場合下可能會很有效地運用某一種執(zhí)行能力,而在另一種場合就不是這樣了,對此您一定會大惑不解。有時環(huán)境的因素也會造成一些不同。例如,孩子在學校能夠完成作文(在學校時周圍的孩子都在寫,而且他知道老師正在看著他,每隔一會兒還要檢查,有時還要提一些建議),但是,相同的作文在家卻不能完成(在家監(jiān)督少了,而且他覺得如果碰到困難,爸爸媽媽也不能提供幫助)。如果您能夠確定使孩子在一種環(huán)境下成功而在另一種環(huán)境下失敗的原因,那么就能夠"改變環(huán)境"來促使成功的可能性提高了。
影響孩子執(zhí)行能力運用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對這一任務感興趣的程度,或者孩子對取得成功的積極性。孩子可能會常常忘記把家庭作業(yè)帶到學校,卻不會忘記帶上要和朋友一起分享的CD。孩子可能會忘記下課后去找數學老師幫助準備數學測試,但是從來都不會忘記今天是爸爸答應帶他到商場消費購物券的日子。如果這些聽起來和您的孩子差不多,這并不一定就意味著他或她在工作記憶能力上沒有缺陷--這只是表明孩子對某一特定活動的特殊積極性壓倒了本身在記憶上的缺陷。知道了孩子在積極性高的時候可以有效地運用執(zhí)行能力,您就可以把任務和誘導孩子努力完成任務的激勵因素聯系起來,這樣孩子就可以順利完成那些需要較弱的執(zhí)行能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了。
在第6章中,我們還要詳細介紹那些對孩子們運用執(zhí)行能力造成障礙的環(huán)境因素,對于怎樣改變環(huán)境才能對孩子起到幫助作用也要提出一些建議。在第8章中,我們會對怎樣激勵孩子運用較弱的執(zhí)行能力,并且還對更進一步發(fā)展這些執(zhí)行能力的方法進行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