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孫逸仙”的由來

辛亥往事 作者:李剛


孫中山乳名叫“帝象”,關(guān)于這一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孫中山的母親楊氏信奉當?shù)厣耢蟆氨狈秸嫖湫焐系邸?,生下孫中山之后,還沒等兒子滿月,孫母就讓他拜“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為“契爺”,取名“帝象”,以求神明保佑。另一種說法是:孫母崇信關(guān)帝,所謂“帝象”,就是希望他將來象關(guān)帝一樣。1876年,孫中山開蒙讀書的時候,塾師為他取名為 “文”,這是孫中山的正式名字。

    區(qū)鳳墀是孫中山的一位漢文教師,同時也是當時在廣州有名的基督教宣教師,孫中山在檀香山基督教學校畢業(yè)后,回到香港拜鳳墀為師,發(fā)奮學習國文。當孫中山在香港教會受洗禮時,教會名籍下署名為孫日新,是取《大學》中“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義,其后區(qū)鳳墀將其號改為逸仙(“日新”的粵語諧音)。此后,孫中山與西方人交往時,一般都用“孫逸仙”這個名字。   

    區(qū)鳳墀長于文學,曾經(jīng)在德國柏林大學擔任漢語教授多年,歸國回到廣州后寄住在女婿尹文楷家,孫中山當時也住在那里。孫中山的“農(nóng)學會宣言”即出自區(qū)鳳墀的手筆,該宣言以改良農(nóng)業(yè)、挽救中國貧弱為宗旨,載于1894年的廣州《中西日報》。1895年興中會起義失敗的第二天,區(qū)鳳墀也避居香港,很快又任港英政府華民政務司署華文總書記。1899年陳少白在香港創(chuàng)辦革命報紙《中國日報》時,區(qū)鳳墀也給與了大力支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