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事情上,威爾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高效。
第二天,他從綠薔薇度假勝地一回到公司,打出的第一個電話就是要求公司的法律顧問查克·普林斯立即調查戴蒙打架這件事,并要求必須周末之前拿出詳細的調查結果。
看來威爾要一次將戴蒙拍死。他不想在法律上給戴蒙留下漏洞。
戴蒙曾向摩恩道歉。在打架的第二天一大早,大家都在等候公司專機前來接他們返回紐約時,戴蒙曾走到摩恩身邊說對不起。但摩恩并沒有原諒他,對戴蒙的道歉不作任何回應。
這是摩恩比戴蒙高明的地方。
他不表態(tài)其實就是一種態(tài)度:現(xiàn)在的問題已經不是你我的事了,而是威爾該如何處理。
這等于在無形之中給威爾施加壓力。所以威爾必須快速解決這個問題。
阿瑟·贊克也是這樣認為。周三上午,他找到威爾,說:你必須對這個事情有個交代。
三人共頭的局面必須在本周有個了結。在最高職位上,并非人越多越好。目前公司的股價處于低迷,就說明了他們三個還頂不上一個。公司董事會必須從他們之中選出一個來。
那該選誰呢?
之前摩恩代表他們三個已經就這個問題提交給董事會?,F(xiàn)在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答案。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戴蒙已經不是首席執(zhí)行官的候選人。他必須離開。
這是威爾和里德的共同意見。
普林斯在周五將調查結果匯報給里德和威爾。總共收集了15個人的證詞。證詞對戴蒙很不利,多數(shù)人說是戴蒙先動手的。這正是威爾所期望獲得的結果。
這個周末注定不會尋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普林斯覺得威爾一定會在這個周末達成某種重要的決議,他必須為這做好各種法律上的準備。而戴蒙卻認為,這個周末威爾一定會解決掉三人共頭的局面。
戴蒙很樂觀。摩恩不應該是對手,維克托的資歷不足以讓人信服。自己就是最好的人選。
普林斯的感覺沒錯。周六一大早,威爾就打來電話,說:我要解雇戴蒙,你要將各種材料準備好。這些材料中就包括戴蒙被解雇的新聞稿。這是重大事件,必須對外說明。
按照通常的經驗,他還必須多準備一份。這一份是以戴蒙主動辭職的口氣寫的。
主動辭職和被解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新聞稿的說辭是不一樣的,就看戴蒙同意哪一種。
戴蒙的感覺對了一半:威爾果然為結束三人共頭的領導局面而作出重大決定。但他的判斷結論是錯的:最終勝出的不僅不是他,而且就他敗得最慘。
周六一整天戴蒙都在期待威爾的電話。十幾年來,威爾一般在作重大決定之前通常會先和自己溝通,何況這次決定和自己的利益密切相關。一整天沒有電話,預示著什么呢?
難道是威爾并沒有就誰來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作出任何決定?
或者,難道是威爾作出了不利于自己的決定,而故意不告訴自己?
他寧愿是前者。對于后者,只是念頭一閃,戴蒙不相信這樣的事情會發(fā)生。
自己始終是威爾最信任的人,一直都是。威爾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
威爾的電話是在星期日中午之前打來的。
戴蒙正在為宴請華爾街上知名的經理人作午餐準備。
威爾在電話中說:你下午最好早一點到公司會議室開會,公司有重要決定。
戴蒙回答說:我可能去不早,我需要把我的這些朋友招待好。
他的感覺太好了,他以為威爾會在下午向他宣布他成為那唯一的首席執(zhí)行官。
威爾說:你還是早一些來吧。
他們將時間約定在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