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就正是這樣一個不平凡的人物。因為他突出的成就,在這里就先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經(jīng)歷吧。
司馬懿,字仲達(dá)。179年出生于河南溫縣,病死于251年。
司馬懿從小就聰明,能力也很突出。29歲時投到曹操麾下,從此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他為魏國工作了近40年,輔佐魏國四代君王。最威風(fēng)的時候,官職做到了魏國大都督,相當(dāng)于今天的軍委主席兼國防部長,是非常厲害的實權(quán)派人物。
他一生最偉大的成績有二:
一是率兵成功抵抗諸葛亮的北伐,保證了魏國的安全。
二是基本上鏟除了司馬家所有的對手,為他的子孫后代篡魏一統(tǒng)天下鋪平了道路。
因此,說司馬懿是西晉王朝奠基人一點也不為過。
果不其然,14年后,他的子孫們統(tǒng)一了天下,建立西晉王朝。他也因此被孫子司馬炎追封為宣皇帝。
在司馬懿成功的諸多因素中,善“忍”可以說和他的才智同樣重要。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正是他留給后人的瑰寶。
司馬懿一開始滿懷信心投奔曹操的時候,他還沒有意識到他的職業(yè)生涯會有多么的曲折坎坷。
因為他的對手是雄才大略而且猜疑心極重的一代梟雄——曹操。
在曹操與司馬懿有限的幾次見面中,他發(fā)現(xiàn)司馬懿有一個自己很不喜歡的生理特征。司馬懿扭頭看人時很有特點,不動身體就可以將頭扭轉(zhuǎn)180°,很是嚇人。曹操把司馬懿的這個能力稱作“鷹視狼顧”。
曹操認(rèn)為,“鷹視狼顧”代表著桀驁不馴,忠誠度極低,容易反叛。當(dāng)然,后來的事實證明曹操看人還是很準(zhǔn)的,司馬懿果然反了。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曹操對他起了猜忌之心。從不讓他參與重大決策,當(dāng)然也不會給予他任何實權(quán)。最后只給了他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小官做。
司馬懿的滿懷壯志,頓時被冰冷的現(xiàn)實澆為烏有。
不過司馬懿到底是非常之人,他思考了很久。還真讓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忍。在這種極為不利的環(huán)境中,司馬懿選擇了“韜光養(yǎng)晦,瞻前顧后,明哲保身”。
他明白機會一定會來的,到了那時,他將一躍而起。
曹操讓他坐冷板凳,做無權(quán)的閑差小官,他不僅毫無怨言,而且干得很起勁,很出色。對分管的具體事務(wù),經(jīng)常加班加點,通宵不睡完成。對于不該官員干的出力氣下等粗活,如割草喂馬,打柴放牧,他也都親身主動去做。
踏踏實實,十幾年如一日,終于慢慢打消了曹操對他的疑心。
司馬懿要等待的那個時機,馬上就要到了。
曹操老了,身體不行了。到了該立太子的時候了,這是一場奪嗣的戰(zhàn)爭。
在曹操的幾個兒子中,司馬懿選擇了曹丕,事實證明他選對了隊伍。他暗地里沒少做工作,很是為曹丕出了幾個好主意,曹丕也非常感激司馬懿,當(dāng)然這些事情曹操是不知道的。
220年,曹操去逝了,曹丕繼位。
曹丕的勝利就等于司馬懿的勝利,他終于熬到頭了。由于司馬懿的擁立之功,曹丕很信任他。于是曹丕給了司馬懿一些很有實權(quán)的官職,比如尚書,撫軍大將軍等。
6年后,曹丕也死了。不得不說曹丕是一個感恩的人。臨終前,曹丕命司馬懿、曹真、陳群、曹休四人為新任皇帝曹睿的輔政大臣。
司馬懿終于成為了國家有數(shù)的重臣。
不久后,蜀國丞相諸葛亮率兵北伐魏國,企圖一統(tǒng)天下。這個時候,魏國主持軍政大事的是司馬懿。
論計謀才智,諸葛孔明是三國中的巔峰之人。
六出祁山,孔明在戰(zhàn)斗中幾乎表現(xiàn)出了他全部的軍事才能,但每次都由于司馬懿的出現(xiàn),而使得他被擋在渭河以南寸步難行。
觀其細(xì)節(jié),好像是諸葛亮勝了幾籌,但從結(jié)局我們也不難看出,最后司馬懿才是勝利者。
其中最關(guān)鍵的就是因為司馬懿能忍耐,能平心靜氣地對待各方面的局勢,從而堅持到孔明糧草不濟(jì)自然退兵。
在和諸葛亮交戰(zhàn)之時,司馬懿常常堅守城池拒不迎戰(zhàn)。
有一次,諸葛亮派使者送來女人服飾羞辱他,部下將士個個義憤填膺,他不但不惱,且穿之樂之,其度量胸懷足見一般。
還有一次,司馬懿打了一次敗仗,頭盔在逃跑的過程中也給弄丟了,蜀國士兵拿著他的頭盔當(dāng)球踢。想激已經(jīng)退回城池的司馬懿出戰(zhàn),結(jié)果司馬懿毫不理會。
司馬懿的“能忍”真讓人為之驚嘆。他也憑著這點一直笑到了最后,將諸葛亮耗死在了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