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秦亡之際,趙佗出兵偷襲桂林郡、象郡,收歸自己管轄。待一切安排妥當,趙佗扯起了南越武王的大旗,南越國就此誕生。
劉邦建漢后,考慮到天下初定,不宜再發(fā)動戰(zhàn)爭,便打算用賜封的方式讓趙佗歸順,于是選派陸賈出使南越國。
趙佗接見了賈誼,端出一副趾高氣揚的架子。面對傲慢無禮的南越王,陸賈沉著應對,一番話說得趙佗心悅誠服,最終歸順了西漢中央政府。按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陸賈絕對算是一位談判高手,那么他究竟跟趙佗說了些什么呢?
一是告誡趙佗。
陸賈直言不諱地說,武王你是中原人,親戚、兄弟的冢墓都在真定(今河北石家莊)。如今卻違背天性,拋棄中原文明,想借南越這塊彈丸之地與“天子抗衡”,恐怕就要大禍臨頭啦!
二是上天佑漢。
秦帝國無道,天下“諸侯豪杰并起”,那可不是一兩個人,據(jù)《史記·陳涉世家》記載,僅一個楚地數(shù)千人一支的義軍就數(shù)不勝數(shù)。最后漢王率先入關,占據(jù)咸陽。項羽違背盟約,“自立為西楚霸王”,諸侯們都歸他統(tǒng)轄,項氏集團一時間強大無敵。漢王自漢中起兵,攻伐天下,威服諸侯,最終誅滅項羽,短短五年時間,“海內平定”。如果單純地依靠人力,能實現(xiàn)這一切嗎?完全是上天有意庇護大漢??!
三是勸其歸順。
你自立為王之后,朝內眾臣都主張出兵討伐,但皇上不愿再讓百姓受苦,所以才沒有動用武力。我奉皇上之命來到這里,還帶來了南越王印,為的是正式封你為南越王。本來你就應該在城郊迎接大漢使者,面北稱臣,現(xiàn)在竟還想以一己之力與朝廷對抗,如果這個消息傳到了都城,皇上立馬就能派人掘了你家祖墳,滅了你全族,再派一員偏將,率十萬人馬殺過來。真要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越地百姓拿你的人頭換太平,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吧。
趙佗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聽完,驚得一骨碌坐起來,趕緊向陸賈道歉說,我長居蠻夷之地,大失禮儀,請先生千萬不要介意。見氣氛有所緩和,趙佗問陸賈,我和蕭何、曹參、韓信相比,究竟誰更厲害?陸賈回答說,好像你更強一些(王似賢)。趙佗又問,我和漢朝的皇帝相比呢(我孰與皇帝賢)?陸賈說,皇上起豐沛,伐暴秦,誅滅強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承“五帝三王”的事業(yè),治理中國。中國的人口以億計,方圓萬里,土地富饒,“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天地開辟以來,從未有過這樣繁榮的景象(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大王手下不過幾十萬人,所轄之地又都是山嶺、海濱,最多也就抵得上漢朝一個郡,怎么可能與漢帝相比呢(王何乃比于漢)?趙佗聽罷,哈哈大笑,我不在中原起兵,所以才能在此稱王,我若是在中原,未見得就不如你家皇上?陸賈不愿答理他,干脆不吱聲了。一番唇槍舌劍之后,趙佗對陸賈頓生好感,再三挽留他住下。陸賈推辭不過,便在趙佗那里住了好幾個月。趙佗對他說,南越國中,實在找不到一位像你這樣值得交流之人,自從你來到這里后,我每天都可以聽到從未聽過的東西。趙佗賜給陸賈千金,相贈的其他禮物也價值千金,陸賈則成功拜趙佗為越王,使他對漢稱臣,遵奉漢約。陸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回朝向劉邦作了匯報,劉邦很是高興,隨即封他為太中大夫(掌議論之官)。
陸賈出使南越,成功地避免了一場戰(zhàn)爭,維護了西漢政權的穩(wěn)定,可算是有大功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