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誰都要同別人講話交談, 但是你應慎思擇言, 卻不應有半點謊言。你必須享有說實話的信譽。這樣, 當你不得不說謊話的時候, 也會得到人們的諒解。不管談什么事情, 都應當說實話。但是切不可說那些好似謊言的實話。因為似謊言的實話, 甚至還不如似實話的謊言呢! 似實話的謊言, 人們還能信以為真。而似謊言的實話, 則不會有人聽信。還有, 千萬不要說那些不能被人接受的話, 即使是實話也是一樣。
說話分為四種不同的情況: 一種是不會被人接受, 也不該談論的; 一種是可以被人理解, 也可以談論的; 一種是即使不被人理解也可談論的; 一種是雖然可以被人理解, 但不宜說出的。
屬于既不該談論的, 也不會被人接受的范圍的, 是那些有損于信仰的話。
那些可以談論, 但他人未必理解的話, 是指圣書、先知的言論以及解釋教律的學者們的著述。包括他們對經書中的詞語的內在含義的理解、在枝節(jié)問題上的分歧及其產生的原因, 等等。因為誰欲諳熟經書中的內在含義, 就需要得到至尊的主的啟示。
那些可以談論, 又能被人接受的話, 是指符合信仰和實際情況, 說出后不論對此事還是彼事均相宜, 不論對于說者和聽者都是有用的話。
那些雖然可被人理解, 但卻不該說的話, 是指由于說出那樣的話, 而引起貴人和朋友們對你的指責, 認為你所想所做不符常情、不合教律。你若硬要說29出, 貴人會因此而氣惱, 朋友會因此而憂煩, 仆人會因此而騷亂。這就是那種雖可被人理解, 但也不該說出的話。
這四種情況中, 最好的是那種既可使人接受又可以談論的話。而這種情況, 也都有雙重性: 有好的一面, 也有壞的一面。同樣一句話, 一般人也許認為很精彩, 可以理解和接受, 但對于那些地位高的和有才智的人, 則會不以為然。
那種慎思擇言的人, 用阿拉伯語說則是: “把秘密壓在舌下。冶因為同樣一件事, 用某種方式表達, 可以使人感到高興, 而用另一種方式說出, 則會使人沮喪氣惱。
語言能產生正反兩方面的效果, 所以一定要努力使自己的話達到最好的效果。要既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又能夠以合適并易于人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假如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而不管恰當與否, 那就和八哥一樣, 八哥就是只鳴其音而不知其意。只有知道該怎樣說, 為什么要那樣說的人, 才叫聰明的人。他們不論說什么都會動聽, 為人接受。亂說一氣, 其實是徒有人形, 與畜牲無異。
語言是蒼天所賦予的, 應當予以珍重。該說的時候, 要大膽說出, 不要扭捏; 不該說的時候, 則緘默不語, 絕不賣弄學問。但是, 所說的必須真實可信, 不要廢話連篇, 華而不實。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 不要瞎說。不要依靠自己所不熟悉的知識或技能去養(yǎng)家糊口。硬去干自己所不懂得的事情, 便達不到這個目的。
你應當盡量多地了解情況, 盡量少地發(fā)表議論, 切不要知道得不多, 卻信口開河。人們常言: 緘默不語, 才能保險; 夸夸其談, 最不明智。隨口亂說是缺乏明智的表現(xiàn), 即使這個人才高學深。與此相反, 如果一個人才學淺薄, 但卻寡言少語, 人們也往往把他的沉默視為高明。
話該講時就講, 但不要胡言亂語。因為胡言亂語再進一步就是瘋言瘋語了。
不論同誰交談, 都要注意是否有的放矢, 人家樂于接受? 假如他在洗耳靜聽, 那就說下去; 否則, 就要收住舌頭。總之, 所說的必須受聽, 不能使人產生反感; 而且,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對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語言。做一個30像容忍自己一樣容忍他人處: 暑第十三輯頭腦清醒、不昏不聵的人, 待人處事就要像我上面所說的那樣。
另外, 還要耐心地傾聽他人的講話, 不要急躁厭煩。因為只有善于學習別人, 自己才能善為說辭。正如把一個新生的嬰兒放進地下室里, 雖然照樣喂乳、撫育, 但母親和保姆不同他說一句話, 也不引逗他, 由于他從未聽人說過一句話, 待他長大后, 肯定是個啞巴, 也不懂人們說的是什么意思。所以說,聽人說話的過程, 也就是學習的過程。凡是天生的聾子, 肯定也是個啞巴。而這也就是, 為什么所有啞巴又都是聾子的道理。
你應當聆聽他人的話語, 牢記開明君主和才智之士的教誨。他們說: “智者和帝王的教導能夠使人心明眼亮, 哲理正是治療心靈的眼病的皓礬(治療眼病的一種藥物)。冶對這至理名言, 應當用心靈的耳朵聆聽, 并篤信不疑。
中國人關于說話方面的格言很多, 什么言多必失、話不投機半句多、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等等。我們衡量一個人, 也不是看他說什么, 而是看他做什么, 事實勝于行動。作者也不同意沉默是金, 而是要惜言如金, 該說的當說, 不該說的堅決不說。這真是一篇偉大的文章, 用最平實的語言教會我們最深刻的道理??戳诉@篇文章, 你肯定知道, 怎樣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以及享受寧靜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