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坦白地說出另一個人的缺點

班主任推薦的經(jīng)典閱讀:秋-丁香卷 作者:大衛(wèi)


一個人, 就算沒有做過什么有損于人的事, 也可能被別人看做是一個呆子, 或當(dāng)做一個不怎么樣的人物。這種難堪的情形當(dāng)然是無論什么人都想避免的。那么, 預(yù)先警告他不要再弄出那些容易導(dǎo)致這種后果的行為, 就是對他的幫助。

這種有益的幫助, 若能突破一般的說辭也許效果更佳。一個人能坦白地說出另一個人的缺點, 而不致被這個人認為無禮或冒失, 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事實上, 說出這類對某人印象不佳的意見, 我們能夠找出許多不同的辦法, 既能對他起作用, 又不至于壓抑他的個性。而且, 這也會使我們的個性由于運用得當(dāng), 得到良好的發(fā)展。比如說, 我們并不是非和他交往不可; 我們有權(quán)利避免與他接觸(雖然不必大肆夸耀這種躲避), 因為我們有權(quán)利選擇與我們最能融洽相處的群體。我們也有權(quán)利, 甚至還是我們的義務(wù), 去警告他人也要這樣———當(dāng)我們認為和一個人結(jié)交會產(chǎn)生有害的結(jié)果的時候。

同時, 我們在進行這種有益的幫助時, 是有選擇權(quán)的, 我們完全可以選擇這一個人而不選擇另一個。于是, 那個不被選擇的人, 那個不能從我們這里得到教益的人, 其實就是受到了極其嚴厲的懲罰; 需要強調(diào)的是: 他所受的這種懲罰, 只是他的那些缺點本身自然的、也可以說是自發(fā)的后果, 和我們無關(guān)。

我們并不是有目的地施罰于他, 因為他對我們無足輕重, 他的那些缺點我們更27容易容忍。

一個人魯莽、剛愎自用、傲慢自大, 不能約束自己免于有害的放縱, 追求獸性的快樂而犧牲情感上和智慧上的快樂———這樣的人只能指望被人看低, 只能指望人們對他印象不好; 而他對此———對他陷入這種狀況, 是沒有權(quán)利來抱怨的, 除非他以特殊優(yōu)越的社會關(guān)系贏得我們的好感, 從而具備資格博取我們的有益幫助, 而不是只被他自身的缺點所左右。

說到底, 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就在于, 人對自己的行為有控制能力,而且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zé)。沒有人是天生的圣人,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之處, 正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既然每個人都有缺點, 那么, 坦白地說出來, 也就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了。當(dāng)然, 說話還要講究一定的技巧, 至少要讓他能夠接受。當(dāng)然, 像作者所說的, 你也可以選擇回避———如果你不想交這個朋友的話。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