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飯吃完后,木曾義仲在朝中的形象也差不多毀干凈了。不過他依然沒感覺,總覺得自己是大英雄,沒過幾天還很人五人六地跑到宮里去想要個官兒做。
這時候,他的手下提議說,大人您豪杰蓋世,做什么官哪?直接做一個天皇或者上皇,讓我們也跟著一起享享福,豈不快哉?
天皇大家都知道,這里就不解釋了。上皇就是天皇他爹,一般都是出家人--這是當時日本的宮廷風俗。當天皇活到二十多歲的時候,就會把位子傳給尚年幼的太子,自己則出家做和尚。上皇上面還有法皇,就是天皇的爺爺,同樣也是和尚。
不光是手下,就連朝中的一些公卿也跑來拍馬勸諫。
木曾義仲想了想后,表示這話說過就算聽過,以后不要再提了。
那些公卿一驚,莫非這鄉(xiāng)巴佬知道曹操不肯把自己放在火爐上烤的典故?
還沒等眾人問為什么,義仲就開口解釋道:"天皇要剃毛蓋,上皇要理光頭,難看,太難看了,我不要。"
毛蓋就是小孩子留的那種蘑菇頭,因為那會兒天皇繼位年齡普遍都比較小,有的還在吃奶,所以大多是這種發(fā)型。上皇因出家做了和尚,所以自然得是光頭。同樣道理,法皇也是不行的,那也是光頭,而且還是老光頭。
人家做夢也沒想到居然能是這個理由,一時間驚得無言以對,好一會兒才結(jié)結(jié)巴巴地問道:"那……那您要什么官?"
"把官員名稱的冊子給我拿來,我挑一個吧。"木曾義仲說道,"有什么不是法皇但是跟法皇地位差不多的官嗎?"
對方說我不知道,不過朝日將軍您見多識廣,您看了再說吧。
冊子被拿了上來,義仲一頁頁地翻看著,時不時還摸摸舌頭蘸點口水。
"就這個吧,這個官上有法皇二字,想必跟法皇沒什么區(qū)別吧。"他說道。
那位公卿把頭湊過去一看,頓時被雷得一哆嗦:"這……這是……"
"上面有法皇二字不是?想必是個了不起的大官。"木曾義仲很有氣勢地拍板道,"就是它了。"
這家伙其實不識字,就是天皇、上皇、法皇這三皇,還是臨時抱佛腳前兩天學來的。而他看中的那個官,全稱是:法皇馬蓋總管,通稱左馬頭,是給皇家修馬廄、找好馬的干活。雖然木曾義仲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看它字挺多的,總覺得是個威風的官,所以便點了它。
眾人很無語,心中暗自慶幸還好沒有一個叫法皇御前端馬桶侍衛(wèi)的職務(wù)。
就這樣,義仲順利地當上了馬蓋總管。雖然沒人敢叫他真的去給馬添草料或者是去修馬廄的屋頂,但也沒人敢告訴他真相,畢竟大家還想多活兩年。
木曾義仲在京城里的日子過得挺滋潤,不過他帶來的那幾萬士兵可就沒那么爽了。因為軍糧短缺,所以大伙好久都吃不上一頓飽飯,三天兩頭地跑來鬧餉。無奈之下,木曾義仲下令讓各部自行解決,別再來煩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