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祿四年(1561),24歲的藤吉郎和14歲的寧寧結(jié)為夫妻,據(jù)說前者追后者追了很久。這場婚禮在當(dāng)時轟動一時,不僅是因為秀吉本不過一介農(nóng)夫而寧寧是武士之女,更重要的是,在當(dāng)時,男女之間的婚姻幾乎都是包辦,像他們這樣男追女追到終成眷屬的自由戀愛,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婚后,藤吉郎還是依然在織田家當(dāng)內(nèi)務(wù)官。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五年,直到永祿九年(1566),他才迎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轉(zhuǎn)折點。
當(dāng)時織田家正在和美濃(岐阜縣)的齋藤家開戰(zhàn),齋藤家的原老大齋藤義龍活著的時候,織田信長連半毛錢便宜都沒占著。義龍死后,他兒子龍興即位,雖說那哥們兒就是個傻蛋,可因為他們齋藤家有一座難功不落的稻葉山城做大本營,城墻厚地勢好,故而即便是信長親自前去指揮作戰(zhàn),也只能無功而返。
吃了幾次虧之后,哥們兒想明白了,覺得自己如果能在稻葉山城附近造一個據(jù)點當(dāng)做橋頭堡的話,那么或許攻下城池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經(jīng)過一番挑選,他看中了位于今天岐阜縣長良川右岸堤防下流一個叫墨俁的地方。可問題是這世界上誰也不比誰更傻,你姓織田的琢磨出來了,人家姓齋藤的早想明白了。所以每次信長派人去造城,剛剛木樁子豎起來幾根還沒等砌墻,齋藤家便攻了過來,一陣廝殺,自然也就沒工夫造碉堡了。
一連好幾次連著好幾年都是這樣,信長已經(jīng)有些絕望了。
就在此時,木下藤吉郎主動請纓:"主公,讓我去吧!"
信長想了想,該派的人都派出去過了,現(xiàn)在也就剩下這只猴子了,橫豎也是個能干活的,那就讓他去試試看吧。
來到墨俁的藤吉郎在觀察了地形之后,首先判明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時間差。前幾次之所以無法成功,那是因為造城的速度太慢,讓齋藤家鉆了空子。只要這次能在對方作出反應(yīng)之前把城造好就行了。
明確了大方向,接下來就是細(xì)則了。在分析了前幾次的失敗之后,藤吉郎得出了結(jié)論:之所以無法快速造城,原因是運輸材料過于消耗時間。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么其余的就能一并解決了。
對此,他想到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
數(shù)日之后,藤吉郎找到了當(dāng)年帶著他混過的野武士集團首領(lǐng),也就是地區(qū)黑老大蜂須賀小六,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完成此次筑城任務(wù)。
具體的方法是,讓野武士們準(zhǔn)備好材料,然后于夜間不容易被注意到的時候從長良川上游投入,自己再率人于下游將其截獲并就地展開搭建。如此一來,依靠河水的流動,便能輕松快速地將木材送到了。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確實相當(dāng)不錯,僅用了一晚上,墨俁城就被成功地造了起來,人稱一夜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