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節(jié):四、英雄頌歌

圖說三國演義 作者:柏宏軍


四、英雄頌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溫良內(nèi)斂,但孔孟也時將“忠勇”、“信勇”相提并論。

時勢造英雄,國難出才俊,英雄主沈浮。

三國時期,波瀾壯闊的爭霸使華夏大地動蕩不安,造就了“古今賢相第一奇人”諸葛亮,“古今名將第一奇人”關(guān)羽,“古今奸雄第一奇人”曹操等英雄。

盡管《三國演義》“尊劉抑曹”,但小說又分明宣示:劉、關(guān)、張、諸葛亮是英雄,曹操也是英雄,孫策、孫權(quán)也是英雄。其他如周瑜、司馬懿、陸遜、趙云、黃忠、馬超、典韋、許褚、張合、夏侯惇、呂蒙、黃蓋、甘寧、太史慈等,均不乏英雄行為。

英雄或以文治武功割據(jù)為王,或以智術(shù)謀略運籌帷幄,或以超絕武藝縱橫馳騁,或以忠肝義膽為主獻(xiàn)身,或以卓爾不群為人仰慕。氣度、忠心、義氣、情誼,都是英雄高貴的品質(zhì)?!度龂萘x》中的“桃園三結(jié)義”,關(guān)羽不為曹操重金所動,正是秦漢以來重義輕生的俠義精神的深化。

英雄大多志存高遠(yuǎn),廣交豪杰,不拘禮節(jié)。劉備不甚好讀書,“素有大志,專好結(jié)交天下豪杰”;曹操幼時“有權(quán)謀,多機變”。至于諸葛亮悲歌梁父,抱膝長嘯;關(guān)羽刮骨療毒,飲酒談笑自如;趙云血戰(zhàn)重圍,背雛救嫂等所歌頌的,正是豪邁、自由、悲壯、赤誠的英雄主義精神。

即使被張飛罵為“三姓家奴”的呂布,也有英雄的一面——“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諺是人們對他的由衷贊美。最有趣的是,《三國演義》中的戰(zhàn)斗場面,常常是兩軍對陣,大將出馬大戰(zhàn)若干回合,一旦落敗,則千軍萬馬如鳥獸散,這并不符合中國古代戰(zhàn)爭的實際情況,卻正是民間“英雄崇拜情結(jié)”的表現(xià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