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到郊外去玩,在一個水塘邊,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蛤蟆,想讓桐桐認識一下,就把她叫了過來。桐桐一看見蛤蟆,驚叫著向后退了幾步,躲在了媽媽的身后。
妻子笑著對桐桐說:“你就是個膽小的孩子?!逼拮有睦锸窍M┩┠軌蚰懘?,但她卻脫口而出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想讓桐桐走上前,仔細觀察一下蛤蟆,然后告訴她一些蛤蟆的習性,讓她知道它是莊稼的朋友,來減輕她對蛤蟆的害怕程度。
但是,由于桐桐初見蛤蟆的印象不好,又有了妻子那句話,所以無論我后來如何哄勸,桐桐就是不肯上前。
而且,不管什么時候她再見到蛤蟆,都會驚叫著后退,甚至看到書上蛤蟆的圖片也會害怕地閉上眼睛。
我知道,去除桐桐對蛤蟆的恐懼心理,讓她變得膽大起來,需要一些時日,更需要用正確的方式。
雖然你希望孩子自信、膽大、意志堅強等,但很多時候,你可能沒有覺察到,自己說出的話與心里想的卻不一樣,往往會不經(jīng)意間正話反說。而孩子很容易受成人的暗示,你不經(jīng)意間否定孩子,有可能使他真的變成了你所說的那個樣子。
一天,我去弟弟家玩,兩人多日不見,就閑聊了起來。當時,侄子小林在旁邊與一個小朋友玩游戲,一邊玩,一邊大聲地說笑。
因為他們的聲音太大,我與弟弟之間的談話就不是那么順暢,有時候一句話得重復幾次才能聽清楚。
“小林,出去玩,沒看見我正在和你大伯講話嗎?”弟弟沖著兒子喊。可能小林玩得太高興了,沒有聽見爸爸說話,依然和小朋友打鬧著。
“給我出去,沒有一點眼色!”弟弟說著起身推了兒子一下。
侄子正玩得高興,見爸爸沖著自己吼叫,而且滿臉怒氣地把自己往外推,臉上流露出驚恐的神情,與那位小朋友一起從屋里走了出去。
“你說小林沒有一點眼色,他知道什么叫‘眼色’嗎?”等小林離開,我有意問弟弟。
他怔了一下說:“他們這樣鬧騰,我們根本沒法說話。”弟弟躲閃著我的眼光,轉(zhuǎn)移了話題。
我抓住這個問題不放,“你不能總拿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動不動就對孩子進行否定。弟弟知錯地低下了頭,小聲說:“哥,以后我盡量不再否定孩子?!?/p>
孩子正是成長的時候,各方面都還不成熟,大多的時候,他會只想著自己開心,而不去顧及是否影響到別人,這對孩子來說,是正常的心理與行為。
如果你拿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和要求孩子,就會覺得他做得不對,繼而斥責、批評他,這樣會剝奪了孩子的快樂。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降低對孩子的要求,才會減少對孩子的否定。
有一個男孩,讀初一,他到咨詢室來找我,開口就問自己應該如何辦。
“怎么回事?”見男孩如此迫切,我直接問他。
“我在暑假期間學會了上網(wǎng),而且迷上了聊天,每天不上網(wǎng)心里就癢癢。我爸知道后,開始勸我,后來跟蹤我,百般對我阻撓。他越是這樣,我越是想上。”
男孩說到這里,神情有些不安地看了我一眼,接著說:“其實,我不是有意與爸爸對著干,是網(wǎng)絡的魅力太大了,我好像被一股無形的巨大力量牽著去了網(wǎng)吧。每次上完網(wǎng),雖然后悔,但卻難以控制。我希望爸爸能夠繼續(xù)管我,找出有效的方法來使我戒除網(wǎng)癮?!?/p>
我點點頭,表示對他的理解。
“可是,我爸卻對我寒心了。有次又見我去上網(wǎng),他就說‘我看你是無可救藥了,我不再管你了’。聽爸爸說這樣的話,我也覺得前途一片暗淡,從此后更加瘋狂地上網(wǎng)。”
說到這里,男孩無聲地哭了,哽咽著說:“我不是一個壞孩子,只是因為貪戀上網(wǎng)而已,現(xiàn)在已經(jīng)知道悔改,想好好學習,但是爸爸還是對我不理不睬……”
我要了男孩的地址,找來了他的父親,告訴他,任何時候都不能全盤否定孩子,更不要放棄孩子,并告知他兒子的悔改之意。
男孩的爸爸聽后也流淚了,答應還會像以前那樣對男孩擔負起責任。
孩子自控能力差,容易做錯事,這很正常。你可以責備孩子,施以懲罰甚至可以在心里恨鐵不成鋼,但不可全盤否定孩子,更不能撒手不管。
不管什么時候,無論孩子犯多大的錯誤,你都要避免用否定的語言去評價孩子。因為只有你的肯定,你的信任,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