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命令:丁汝昌帶領北洋艦隊主力開赴朝鮮牙山一帶海面巡護,"如倭先開炮,我不得不應。"
--李鴻章
就在漢納根正匆忙準備行裝,作為間諜去朝鮮偵察時,他沒想到,自己的行動反被人偵察到了,于是一幕真實的《諜中諜》上演了,后果是:"高升"號被擊沉,中日正式宣戰(zhàn),中國戰(zhàn)敗,東亞格局發(fā)生巨變。
中國是用間的老祖宗,幾千年前,中國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中最后一章就說:
而日本作為善于學習的國家,早就把《孫子兵法》中那套用間手法學得爐火純青,并在甲午海戰(zhàn)中應用得淋漓盡致??梢哉f,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日本首先勝利的就是在用間上。
早在中日戰(zhàn)爭前,日本就在中國建立了龐大的間諜網(wǎng),更恐怖的是,在天津,他們的間諜網(wǎng)滲透到了直隸總督李鴻章的官邸里。正是隱藏在李鴻章官邸里的間諜,成就了日本在海戰(zhàn)中的洞察先機。
就在漢納根與李鴻章見面的那天,他們的談話就被日本使館收買的一名在李鴻章公館里做雜役的漢奸知曉了,第二天,這名漢奸就給駐天津的日本武官海軍少佐,也就是日本在天津的間諜頭子井上敏夫送上了一份情報,情報說,有一德國軍官漢納根與李鴻章見了面,期間談到了去朝鮮偵察和派兵事宜。
井上敏夫收到這份情報,如獲至寶。他知道,軍情緊急,事關日本國的國運,于是馬上找來手下最優(yōu)秀的諜報人員石川伍一,讓他迅速了解細節(jié)。
石川伍一(又名義倉告,1866-1894),是日本秋田縣人,遠祖本姓源,因封于奧州的石川鄉(xiāng),改姓石川。
1879年,石川伍一到東京就學,攻讀漢學,后來受到興亞主義思想的影響,萌發(fā)了到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想法。1884年,他來到了上海,后來到煙臺,專心研究中國問題。1887年,他到漢口,加入了日本設在中國的間諜機構樂善堂,從此開始了他在中國的間諜生涯。
石川伍一接受的第一個偵察任務是深入中國西南地區(qū)調(diào)查。他從武漢出發(fā),在成都建立了一個間諜小組,這個小組以他為領導,在四川開展了深入細致的調(diào)查,并繪出了一份詳細的四川地圖,受到日本軍部的嘉獎。據(jù)說,這份地圖一直到1937年,日本軍部還拿它作為重要的情報資料使用。
1891年,他又被調(diào)到天津,擔任了日本駐華武官關文炳的助手,經(jīng)常到山東、直隸以及奉天等地開展各方面的調(diào)查。后來,關文炳因為意外死在中國,井上敏夫接替了他的位置,石川繼續(xù)擔任井上的助手,從事對中國的諜報工作。
1893年,日本感到與大清勢必開戰(zhàn),就命令井上抓緊搜集北洋海軍的情報。
這年,井上與石川從煙臺出發(fā),經(jīng)過長山島、廟島、小平島等,并觀看了旅順炮臺,回來時經(jīng)過威海衛(wèi),所到之處,他們均丈量海面寬度、??谏顪\,從而掌握了大量的軍事情報,這些情報對日后日本的對華作戰(zhàn)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后,石川回到天津,住在紫竹林松昌洋行,以該行職員的身份為掩護,專門從事軍事情報的搜集工作。
石川手上有一名重要的情報員,是當時擔任天津軍械局書辦的劉棻(又稱劉樹棻、劉五等)。那還是在半年前的一天,石川伍一正在紫竹林松昌洋行,當時,一個清兵來兌換英鎊,伙計做不了主,因英鎊在店里是控制的,便去問石川,石川心想,通過他可以打入清朝軍隊,便特準換給了他。幾次交往,石川很快與他熟了,知道他叫汪開甲,是清軍駐天津護衛(wèi)營的一個小軍官。這小子能說會道,談起軍中情況來滔滔不絕。汪開甲又來時,石川把他帶到天津的一家日本妓院,盡情玩樂。就這樣幾次玩樂后,汪開甲不是糊涂人,他當然明白石川的用意,就對石川說:"石川兄,十分感謝你的盛情款待,為了報答你,我想帶你去見一個人,他會對你有很大幫助的,你有沒有興趣?"
石川忙問,"誰?"
汪開甲神秘兮兮地附在石川耳旁輕聲道:"是天津北洋軍械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