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術》的應用問題涉及法律、關稅、金融、土地等各個方面,與中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實踐是密不可分的。在《九章算術》定型的過程中,中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理論家也直接參與其中。劉徽在《九章算術注》原序中論述該書歷史時說,《九章算術》源于《周禮》中的“九數(shù)”,后經(jīng)西漢初期的張蒼、中晚期的耿壽昌收集破損的《九章》殘簡,進行刪改和增補,并改用漢代通行的語言編輯加工而成。
其中耿壽昌是西漢宣帝時杰出理財家,任大司農中丞。他不斷推廣常平倉制度,取得了很好的經(jīng)濟社會效果。據(jù)《漢書·食貨志》記載:“壽昌遂令邊郡皆筑倉,以谷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谷貴時減賈而糶,名日常平倉,便民之?!比欢瑑H在10年后(公元前44年),“柔仁好儒”的漢元帝在儒臣慫恿下,以常平倉與民爭利為名,將之廢除。
不是數(shù)目字管理,而是中華文明的儒化才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停滯不前的真正原因。儒家治國理念占統(tǒng)治地位后,中國的重視實用技藝和數(shù)目管理的傳統(tǒng)逐步消失。在長達兩千年的中國中世紀,我們有大量軍隊,卻常被少數(shù)游牧民族擊??;我們有大量的財富,卻被來自草原或海上的民族大肆掠奪;我們有太多勤奮的知識分子,卻沒有太多實用技術上的創(chuàng)造力。悲夫!
令人遺憾的是,至今我們許多人還不懂得儒法為什么不能并用。
3.法家反對儒家人治
法家崇尚儒家提倡的道德
歷史上法家從來沒有反對過人與人之間以愛為基礎的道德,她反對的只是將家庭倫理政治化的人治社會。這里我們必須再度重復那句老話: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謬誤!孔子將家庭倫理政治化導致國人陷入千年的社會公德誤區(qū)。
以法家治國的秦朝為例,從秦始皇到下層官員都崇尚儒家所提倡的道德?!端⒌厍啬怪窈啞槔糁馈酚行┑胤酵寮医?jīng)典《禮記》、《大戴禮記》相似,有地方同《老子》和道家思想相似,充分體現(xiàn)了華夏原文明以道家為哲學、以儒家為倫理、以法家為政治經(jīng)濟體系核心的特點。如《為吏之道》中有“臨難見死,不取句(茍)免”句,而《禮記·曲禮上》作:“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又如“安樂必戒,毋行可悔”一句,《大戴禮記·武王踐阼》中有:“席前左端之銘曰:安樂必敬;前右端之銘曰:無行可悔。”《為吏之道》中有“強良不得”一句,《老子》作:“強梁者不得其死”等等。
如前所述,《論六家要旨》中司馬談一方面肯定了法家確立社會基本秩序的意義,另一方面又批評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所以只可以行一時,不可以行一世。法家真的反對“親親尊尊”嗎?不是的。世人很少注意到,韓非是儒家“三綱”理論的最早提出者,后來董仲舒曾正式概括為“王道之三綱”?!俄n非子·忠孝》中有,“臣之所聞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