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一樣東西,你就必須活在其中,你必須觀察它,認識它的所有內涵、本質、結構以及它的活動。你曾經試過與自己相處嗎?如果已經試過,你就會發(fā)現你并不是靜止的,而是活生生的存在,要想跟這么鮮活的生命相處,你的心智也必須鮮活起來。禁錮于自己的看法、判斷及價值觀念的心,是無法鮮活起來的。
你必須具備自由的心智,才能觀察自己的心和整個生命的活動,你的心必須中立于所有的贊成與不贊成以及所有的論點之外,只是純然想要了解真相。這實在是很難做到的事,因為我們大多數的人都不懂得如何去看、去聽自己的生命,就如同我們不懂得欣賞小河的美,也不懂得聆聽樹間習習的薰風一樣。
我們一開始怪罪或批判他人,就表示我們無法看清真相了。如果我們的心老是嘮叨不休,我們也看不見真相了,所見到的只是內心投射出來的影像罷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想像的或理想的自我,就是那個自我形象徹底蒙蔽了我們的真面目。
世上最難的事之一,就是單純地去看一件事。我們的心智太過于復雜,早已失去了單純的特質。我所指的并不是圣人所教化的那種節(jié)衣縮食,譬如腰間只圍一塊布,或為了打破記錄而斷食的那一類不成熟的無聊舉動。我所指的是那種毫無恐懼、直截了當地看一件事的單純。我們要毫不扭曲地看自己的真相,我們說謊時,就承認自己在說謊,既不掩飾,也不逃避。
同時,我們還需要相當程度的謙卑才能認識自己。如果你一開始就說“我已經了解我自己了”,你的自我學習便到此為止;或者你說“我不過是一堆記憶、觀念、經驗及傳統(tǒng)的組合,還有什么好學的”,這表明你仍然是在停止認識自己。只要你一有完成的心,便失去了那份純樸及謙卑的氣質。你一旦下了結論或用知識來評斷,你就已經蓋棺定論了,因為你正在以老舊的歷史來詮釋每件活生生的事物。如果你沒有立足點,不堅持某種定論,也沒有想要完成什么的心,你才能擁有去看、去完成的自由。以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一個過于自信的人,已經和死人無異。
Z
我們的心智由出生到死亡,一直在不斷地接受某種文化的定型,然后形成一個狹隘的自我。多少世紀以來,我們一直受到國籍、階級、類型、傳統(tǒng)、宗教、語言、教育、文化、藝術、風俗習慣及各種政治宣傳、經濟壓力、所吃的食物、所處的氣候、家庭、朋友、經驗等種種事物的影響,因此我們對每一種困境的反應都已經受到限制了,那么我們到底要如何才能自由地觀察和學習呢?
你注意到自己的局限了嗎?這是你應該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而不是急著問要如何從局限中解脫出來。如果你懷著“我必須解脫”之心,你也許永遠都無法解脫,因為你可能又陷入另一種形式的限制。因此,你注意到自己的局限了嗎?你知不知道,即使你望著一棵樹說:“這是橡樹”、“那是菩提樹”,這些植物學的常識已經夾在你和大樹之間,而限制你真正地看到它。你想接近一棵樹,必須用手去觸摸它,因為文字并不能幫你觸摸到它。
你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正在受限制?什么東西能告訴你?什么東西能告訴你“你餓了”?(不是推測,而是真的餓了。)同理,你如何才能發(fā)現自己真的被限制住了?難道不是從你對問題及挑戰(zhàn)的反應看出來的嗎?你是在自己的局限下,對每一個外來的挑戰(zhàn)產生反應的,如果你的限制不當,所做的反應也會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