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山寶訓(xùn)中,耶穌曾經(jīng)做了一個少有人懂的預(yù)言。他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痹凇妒ソ?jīng)》的現(xiàn)代版中,“meek”(溫柔的)被翻譯成謙卑。誰是溫柔的或是謙卑的人呢?他們必承受地土又是什么意思?
溫柔的人就是無小我的人。他們就是那些已經(jīng)覺醒,而看到自己實質(zhì)本性(就是意識)的人,同時在其他人身上,包括所有的生命形式上,也都能看到那個本質(zhì)。他們生活在臣服的狀態(tài),所以時時感受自己與整體和源頭是合一的。他們具體表達了那個在地球上改變所有生命層面的覺醒意識,所謂生命的不同層面包括大自然,因為在地球上的生命和觀照它們、與它們互動的人類意識是息息相關(guān)、不可分割的。這就是溫柔的人會承受地土的意思。
一個新的生命正在地球上揚升。它此刻就在揚升。而你就是它!
譯者的話
這是我翻譯的第一本書,而本書的難度又特別高,所以,對我來說真是一個挑戰(zhàn)。還好有幾位朋友相助,幫我校正譯稿,為本書增色不少:Tracy, Christina, Annie,還有Allen。其中最感謝的是Allen,他在一個忙碌的全職工作之余,不計名利,特別抽空為我校稿,我從他專業(yè)的翻譯能力中,也學(xué)到了不少技巧。而Tracy(彭芷雯)則是最勇敢,也是最堅持的。 校譯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她能夠沒打退堂鼓,堅持到底,真是不容易。
本書如果在翻譯上還有未盡人意之處,那是本人的疏忽,歡迎各界朋友不吝賜教。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加理解原書的本意,我在此列舉出一些翻譯時我斟酌再三而定的翻譯方式,可能在別的書中翻譯會不一樣,所以把原文也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presence:臨在,英文的意思就是“在”,指的是在當(dāng)下時刻的清楚覺知,全神貫注。
ego:小我,很多書翻成自我,但是因為書中很多次也提到self(自我),所以我翻成小我以示區(qū)別。ego也常常被翻成“我執(zhí)”。
I am:本我,或是“我本是”。英文直譯就是“我是”。
form:外在形相,指的是有形有相的世界,有時我翻成外相。而life form我翻成生命形式。
being:有些書翻成存在,但是為了和existence區(qū)別,我翻成本體。
dimension:向度,有些書翻成次元。我個人比較喜歡向度的說法。
who you are:直譯就是你是誰,但是我配合書中的上下文翻成:你的本來面目,你的本質(zhì)、真實身份等。
mind:心智,有的書翻成頭腦或大腦,我自己比較喜歡心智這個詞。unobserved mind是未受到觀測的心智,指的是無意識的、沒有覺知的狀況下的心智。
thought:這個詞在書中反復(fù)出現(xiàn)數(shù)次,基本上我是翻成思想,但有的時候會隨上下文翻成念頭、思維、思考、想法等。
pain body:痛苦之身,有些人翻成痛苦體。
perception:認(rèn)知,洞察,就是當(dāng)我們看到一件東西或是聽聞一件事情的當(dāng)下,所產(chǎn)生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接下來我們通常就會為這些事情貼上一個心智的標(biāo)簽(label),也就是說,以名詞或形容詞來為這個事物命名。
reality:實相,指的是真相,我們眼中的這個世界。
conditioned:我翻譯成被制約的,就是我們從小生長的環(huán)境、教育、父母的管教和灌輸在我們頭腦里的觀念等等,會像一個無形的繩索套住我們,使我們對事物形成一定的觀點。
德芬
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