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忘餐待問,立雪求知

云門宗史話 作者:馮學成


與眾多偉大禪師一樣,云門大師在雪峰禪師那里密受心印之后,并不是急著去住寺開法,而是走南闖北,參訪天下名宿,歷時達十七年之久。云門大師臨終前給南漢王趙晟所上的《遺表》中說:

臣跡本寒微,生從草莽。爰自髫齔,切慕空門。潔誠誓屏于他緣,銳志唯探于內典。其或忘餐待問,立雪求知,困風霜于十七年間,涉南北于數千里外。始見心猿罷跳,意馬休馳……

從這段表述可以看到,睿智英偉如云門大師,尚需“忘餐待問,立雪求知”,并“困風霜于十七年間,涉南北于數千里外”,最后才“心猿罷跳,意馬休馳”,可見真修實證之難,為人師表之不易。于此也可以看到“趙州八十猶行腳”,德山侍龍?zhí)度甑扔眯乃?。作為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師,必積之極厚,蓄之極深,并身經百戰(zhàn),方得有所成就。

云門大師在雪峰只住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拜別雪峰禪師,外出參訪游歷。在這十七年間,他先后參訪了臨濟、曹洞門下眾多尊宿,更多與雪峰門下道友切磋,達到了鞏固見地、增長見識的目的,并在與諸尊宿的交流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禪法,也就是不同于其他禪宗宗派的云門綱宗。

為什么說云門大師在雪峰山只住了一年左右呢?因為云門大師所參訪的臨濟宗尊宿灌溪志閑禪師,就是在云門大師上雪峰的次年,也就是唐昭宗乾寧二年乙卯(895)五月圓寂的。

潭州灌溪志閑禪師是臨濟義玄大師門下的著名禪匠,其禪風剛猛峻烈,為諸方所畏懼。灌溪禪師先參臨濟大師,再參末山尼了然禪師,因緣奇特。慈錄于下:

(灌溪)后見臨濟,濟驀胸擋住,師曰:“領!領!”濟拓開曰:“且放汝一頓(棒)。”師離臨濟至末山。(《五燈會元》卷十一)

末山尼了然禪師,因灌溪閑和尚到,曰:“若相當即住,不然即推倒禪床?!北闳胩脙?。師遣侍者問:“上座游山來?為佛法來?”溪曰:“為佛法來?!睅熌松?。溪上參。師問:“上座今日離何處?”曰:“路口?!睅熢唬骸昂尾簧w卻?”溪無對,始禮拜。問:“如何是末山?”師曰:“不露頂?!痹唬骸叭绾问悄┥街??”師曰:“非男女相?!毕撕仍唬骸昂尾蛔內ィ 睅熢唬骸安皇巧?,不是鬼,變個甚么!”溪于是服膺,作園頭三載。(《五燈會元》卷四)

眾所周知,臨濟大師嗣法于黃檗希運禪師,其見道因緣尚得力于睦州與大愚和尚。灌溪志閑禪師嗣法于臨濟,其見道因緣又得力于尼了然禪師。而這位末山尼了然禪師,就是燈錄中大愚和尚唯一可見傳法弟子。

灌溪和尚辭臨濟,參末山尼了然禪師時,尚不能酬對尼了然禪師的機語,始禮拜參請,其應對蔚然可觀。當時尊宿住山時,參學者常以“如何是山境”一類的話頭啟問,其中不無勘驗的機辭。所以灌溪亦以“如何是末山”啟問。而末山尼了然答“不露頂”已是奇特,最后以“不是神,不是鬼,變個什么”的純正見地和風范,贏得了灌溪的尊仰,并留在末山,甘做園頭三載,早晚參叩。灌溪住院說法后,機語傳遍天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凈裸裸,赤灑灑,沒可把”。有了上面的介紹,下面看云門大師到灌溪因緣,就容易明白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