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邊,南郭子綦要進一步給徒弟解釋,就提出了人籟、地籟、天籟這一系列的概念,通過這些概念來說明道人的這顆心,到底是不是如"死灰"的問題。
"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籟",大家都知道是音樂,是由人通過管孔發(fā)出的音樂。有的注解上釋為一種古代樂器,這里實際上是泛指人類的音樂。平常我們都聽到過音樂,但是你聽到過大地演奏出來的音樂嗎?或許你說聽到過大地所表現(xiàn)出來的聲音和音樂,但是你有沒有聽到過老天爺所演奏出來的音樂呢?
古希臘有一個哲學家就說過,宇宙群星每天都在演奏非常壯觀的交響樂,只不過我們?nèi)说亩渎牪坏健H绻四苈牭降脑?,一定會驚嘆那個宇宙之聲,那首宇宙交響樂的美妙、壯麗與偉大!大自然的確如此,地球圍繞太陽運轉(zhuǎn)的聲音我們聽得到嗎?每天太陽上都有許多顆氫彈在爆炸,我們聽得到嗎?現(xiàn)在風在吹、海在嘯,但是我們坐在這里,你聽到了嗎?所以,整個自然界的聲音既有混為一體的,也有分門別類的,我們?nèi)说亩渲荒苈牭疆斍案覀兿嚓P(guān)的、跟我們有因緣的東西,在我們因緣之外,就看不到、聽不到了。
南郭子綦提出人籟、地籟、天籟這些名詞概念,但什么是天籟呢?他沒有馬上說出來,他要看弟子的反應。果然他這個徒弟很見機,一聽之后就趕快請老師繼續(xù)講解。
"敢問其方。"懇請老師給我繼續(xù)開示開示,點撥點撥。給我說一說什么叫天籟,什么叫地籟。我們看南郭子綦下面的這一段開示,就很精彩了。子綦說道:"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
大塊,就是泛指乾坤、宇宙、天地,這些都可稱之為"大塊"。"大塊噫氣"怎么講呢?宇宙天地都是在陰陽二氣之中運行,在乾坤的陰陽二氣中鼓蕩。"大塊噫氣",就是大道的呼吸,我們給它起一個名字,就叫"風"。
"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除非它不吭聲、不發(fā)作,只要它一吭聲,一開始呼吸運動,整個宇宙萬竅就都會發(fā)出巨大的聲音,都會開始強烈地共振。
不知道各位對風的感覺如何?有沒有人去青藏高原聽到過猛烈的風?我在當知青的時候是聽到過的。夏天高原上的疾風暴雨,那確實讓人感到一種恐懼!我在康定新都橋的時候,就遇到過幾次大風,特別是春天的大風,有點可怕。內(nèi)地人一般都是秋天去旅游,因為那些時候的風不可怕,雨季也過了,不垮方了??擅磕甏禾靵砹?,冬春之交時的風吹起來很可怕,就像把房子都要吹翻,山都要吹倒。以前李賀有詩云:"黑云壓城城欲摧"。那時高原上起大風,真的有天地都要崩塌的那種感覺。人在那種環(huán)境中顯得極其渺小、極其可憐、極其無助,真有世界末日的感覺。其實,那種景象是很養(yǎng)氣的,但還是要有點膽量才行。
我們看莊子在這里談的,確實很了不起。他對自然形態(tài)的觀察,真是很到位的。"夫大塊噫氣",李白的那首《春夜宴桃李園序》就用了這個典故:"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天地萬物都可以稱為大塊,而一般情況下,大塊是指大地,《易經(jīng)》里的坤卦。噫氣呢,就是大地還是在呼吸,并不是說大地是不動的,它沒有呼吸。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大地真是要呼吸的,它有它的脈搏。我們看中醫(yī)里就很講究地氣的變化,地氣有升有降,實際上也就是大地在呼吸之中。
"而獨不聞之翏翏乎?"翏翏乎,就是風聲悠長的樣子。成都的風小,我在高原上經(jīng)??吹侥欠N大風,刮得很可怕的。在云南大理,有著名的"風花雪月"四景。若晚上住下關(guān)的賓館,晚上那個大風刮得很大,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樓都要被風吹走似的!翏翏乎,就是長風在不停地吹,空氣在不停地運動。我們?nèi)艘彩敲刻於荚诤粑?。我們知道自己呼吸的樣子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