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美國沒有史玉柱,中國沒有喬布斯(3)

商業(yè)的常識 作者:申音


小王國與大盜

其實,道德感與一個人的成功并無太大關系。

在硅谷,與喬布斯的天才同樣聞名的是他的傲慢自負、喜怒無常、摳門小氣、巧取豪奪、冷漠無情。前時代周刊的記者,日后紅杉投資的大佬邁克·莫里茨,曾將在喬布斯威權統(tǒng)治下的蘋果稱之為“小王國”(Little Kingdom),這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描述。

專制帶來效率,難得喬布斯的個人品味和商業(yè)直覺又皆屬一流。不過,如果喬布斯生在中國的話,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臣民社會”而非“公民社會”里,他的自大會慣壞他,人們會完全屈服于他的權威,聽從他的指令,直到他最終把公司毀滅,就像牟其中、唐萬新、孫宏斌這些人一樣。

但他生在美國,民主社會和資本主義機制里有種天生的“對沖”力量。董事會、股東大會、機構投資者像一道道緊箍咒約束著他。這里默認的游戲規(guī)則是,只要你有能力做大公司的價值,就算你是個暴君也無妨;反之,等待你的就是自動下臺或者政變逼宮。

在中國,大多數民營企業(yè)和其創(chuàng)始人的命運,纏繞得太緊密了。權力的壟斷和資本的壟斷密不可分。我們沒有發(fā)明出一套“防火墻”的制度,能將創(chuàng)始人的個人行為、個人信用與企業(yè)分離開。

于是,考察企業(yè)家自身的道德品質,變成了一件無比嚴肅又異常困難的事情。

相比大多數國內同行,史玉柱,堪稱私德無缺。他信守承諾、有情有義、高度放權、慷慨分利,在公司破產之后,其核心團隊成員仍不離不棄,甚至拿自己的錢來補貼公司。而他二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后,主動還債兩億的壯舉,也足以表率。

在后來的巨人集團內部,史玉柱甚至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民主管理”的小環(huán)境。他成立了七人執(zhí)委會,任何決策都必須多數票才能通過。除了核心產品,日常人財物管理全部放手,文秘出身的總裁劉偉,事實上已扮演了CEO的角色。

在《莊子·外篇》中,大盜盜跖(傳說是坐懷不亂的賢人柳下惠的親弟弟)與他的徒弟談論“盜亦有道”。跖曰:“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五者皆備的史玉柱,在現實的商業(yè)世界里扮演一個“Big Brother”的角色,通過排山倒海的營銷攻勢,淹沒一切反對聲音。居高臨下地制訂規(guī)則,利用消費者的無知、貪婪和權力欲,還有既懶惰而又想過癮的心理,設計出各種圈錢的工具(詳見《南方周末》的文章《系統(tǒng)》)。

史玉柱直言,“商業(yè)是什么?商業(yè)的本質就是在法律法規(guī)許可范圍內獲取最大利益。我是一個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會的前提下為企業(yè)賺取更多利潤。要一個商人又要賺錢又要宣揚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p>

而視道德為無物、幾乎從未在慈善事業(yè)上捐出一毛錢的喬布斯,從iMac、iPod到iPhone,他所推動的一切都是在迎合“YOU”這個消費者主權的時代。過去唯我獨尊、四面樹敵的蘋果,開始走向一種新的理念:用戶要的不是技術,甚至不是電腦,而是利益的最大化和體驗的最優(yōu)化。

他不再把蘋果視作一家電腦公司,歸根結底,“我們骨子里就是一家消費品公司,你的生死存亡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他們才是我們關注的對象。我們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對整個用戶體驗負責。如果表現不及格,那就是我們的錯。錯就一個字?!?/p>

這是不是“民主”精神在商業(yè)里的最好體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