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節(jié):導語:打開智慧的大門(10)

張其成講讀《老子》:大道之門 作者:張其成


第二寶是"儉",就是節(jié)儉、儉約、儉樸,老子還用了另外一個同義詞"嗇"。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儉"和"嗇"是為人的基本原則,人生三大法寶之一。老子要人們愛惜精神智慧,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要為滿足欲望而浪費財物、耗費精力。當然老子并不是一個禁欲主義者,并不完全否定私欲,而是反對過分沉湎于私欲之中,老子說: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認為"不知足",不知節(jié)儉是造成一切災禍的根源;反之,"儉,故能廣"。"儉"不僅是為人謀事、養(yǎng)生修身的法寶,而且也是愛國治民的法寶。諸葛亮告誡自己的孩子說:

靜以養(yǎng)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誡子書》)

司馬光說:

有德者皆由儉來也。(《訓誡示康》)

可見"儉"是修德之本。

第三寶是"不敢為天下先",如果用一個字來表示就是"后"。這是要我們?yōu)槿颂幨啦灰幪帬幭?,要退后、謙虛、忍讓、居下、不爭。萬事萬物中只有"水"具有這一美德,所以老子十分推崇"水":

上善若水。(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第七十八章)

人要像水一樣居下、不爭、柔弱、謙讓,要低姿態(tài)、高境界。實際人生能做到像水一樣,反而可以無往而不勝、無堅而不摧。老子還要人們: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第二十八章)

就是要后退、守弱,這并不是要人自甘墮落、不思進取。恰恰相反,是為了保全自身、發(fā)展壯大、攻強克剛。這就是"進道若退"??此坪笸?,其實恰恰是前進,是最有智慧的人生之道。正如《尚書》中所說:"滿招損,謙受益。"毛澤東也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老子在說到"后"的作用時說:"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謙虛、退讓才能成為眾人尊敬、信服、遵從的人。

可見,老子"三寶"的作用是巨大的,是為人處世的根本,如果拋棄它,是非常危險的:

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第六十七章)

老子將人生的最高品德稱為"玄德",將人生的最高境界稱為"玄同"。"玄同"就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第五十六章)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消除一切鋒芒和紛擾,沒有絲毫爭強好勝之心,和塵世之人完全相同,與天地萬物齊同。只有在這個境界中,人才能和"道"合一,物我無別,才能成為寧靜、逍遙自在、長生久視的"玄德"之人。

《老子》感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