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69年,安條克四世從埃及遠征回來。這次遠征,塞琉古王朝受到了嚴重打擊,兵力、財物損失慘重。
為了撈回損失,安條克四世直接將軍隊開進了耶路撒冷,闖進大圣殿大肆掠奪。
據(jù)記載,那一次,大圣殿里面的名貴器皿全部被洗劫一空。
不僅如此,這位暴君還將圣殿正面墻壁上的金子全部刮走。
等到暴徒洗劫完畢,安條克四世還下令,殘忍地殺害了數(shù)以千計的虔誠派信徒。
一番燒殺劫掠之后,暴君帶著暴徒揚長而去。
然而,猶太人的悲劇才剛剛開始。
兩年之后,公元前167年,安條克四世決定將虔誠派的信徒全部趕盡殺絕。
于是,他派出了一個名叫阿波羅尼的將領(lǐng)率領(lǐng)一支強大的雇傭軍,浩浩蕩蕩地殺向耶路撒冷。
可憐的,仍舊是那些無辜的虔誠派猶太人。
這支軍隊來到耶路撒冷之后,首先拆除了城墻,接著在圣殿的北面建起高聳、堅固的塔樓,以監(jiān)控虔誠派猶太人。
更讓猶太人感覺恥辱的是敵人還建造了一座名叫阿克拉的城堡。在城堡里,敵人囤積了大量軍用物資,派遣重兵進行守衛(wèi)。
很多年后,這座城堡依然是猶太人心目中痛苦和屈辱的象征。
在派遣駐軍之后,安條克四世為了能徹底鏟除猶太教這個他眼中“低微而怪異”的小宗教,發(fā)布了如下的敕令:禁止行割禮、禁止守安息日、處死收藏《托拉》的人、大圣殿改拜宙斯。
這些嚴酷的敕令發(fā)布后,激起了虔誠派猶太人的激烈反抗。
然而,敵人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猶太人的反抗幾乎是以卵擊石。
據(jù)史料記載,當時有一批虔誠派的猶太人,在敕令發(fā)布后,仍然在一個山洞里守安息日。結(jié)果,消息敗露后,他們被活活燒死在洞中。
而兩名猶太婦女因為給嬰兒舉行割禮,被游街示眾。最后,被殘忍地從城樓推下去,活活摔死。
到了這個時候,安條克四世的暴政已經(jīng)到了猶太人忍無可忍的地步。一個革命的時刻終于到來了。
馬卡比起義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塞琉古王朝的宗教和文化高壓政策,最終激起了虔誠派猶太人的強烈反對。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發(fā)生了。
就在塞琉古軍隊開進耶路撒冷的那一年,圣城附近的一座小村莊里,一位虔誠派的老祭司馬塔提亞·馬卡比決定帶領(lǐng)自己的五個兒子離開這個烏煙瘴氣、充滿血腥的地方。
老馬卡比的五個兒子分別叫做約翰、以利亞撒、猶大、約拿單和西門。他們都忠心于虔誠派猶太教,個個智勇雙全。
對于父親離開圣城的決定,五個兒子是相當贊同的,血氣方剛的他們早就無法忍受塞琉古暴君的惡行了。
于是,一家人就來到了一個名叫莫頂?shù)男〈迩f。這里離圣城較遠,生活比較平靜。一家人過了一段舒適和安寧的生活。
可是,這種寧靜的生活很快就被塞琉古王朝的軍隊打破了。
原來,在得到了圣城之后,阿波羅尼就開始繼續(xù)往巴勒斯坦的其他地區(qū)進軍,企圖將所有虔誠派猶太教徒一網(wǎng)打盡、趕盡殺絕。
這一天,一支塞琉古軍隊殺進了莫頂村。他們在村里設(shè)立了一個祭壇,強迫所有村民都要向異教的神靈奉獻祭品。
這支軍隊的長官,知道馬塔提亞·馬卡比是村里最有威望的祭司。
于是,他對老馬卡比說道:“你們一家人都是有影響的人物,如果你們首先出來貢獻祭品,那么你們一家人都可以得到大公爵的爵位,還有數(shù)不盡的金銀財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