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你,你為什么不來”你向一個特別玩忽職守的仆人貿然質問道。“沒什么理由?!贝鸫鸬?,坦然像個很守規(guī)矩的人。同樣,這種心智上的混沌會導致各種各樣、時常令人哭笑不得的舉動,總會激怒一個井井有條的西方學者。廚師常常例行公事地用完了手頭最后一點兒佐料,做下頓飯時,就減去一些必需的佐料。如果問他是怎么回事,他會坦誠的答道:因為沒有了。“那么,你為什么不及時再要一點兒”他自得地解釋道:“我沒要?!蹦阋o一個人付一筆錢,結清一筆帳目,不得不麻煩地打開保險柜,連零頭都得精心對待,辦完了,他坐下來天南海北聊了“老半天”,然后若無其事地說:“除了這筆帳目,我還有另一筆在你這兒?!薄暗俏覄偛砰_保險柜時,你為什么不說說了,我就可以一次算清了。”“噢,我想,這兩筆帳這間沒有關系。”同樣,一位病人在診所里已費了醫(yī)生一定時間,回到了候診室,不一會兒,他又開門進來了。醫(yī)生告訴他,已經(jīng)給他看過病了,他爽快地簡單說:“除了剛才看的那個病,我還有其它病?!?/p>
在我們看來,似乎最愚蠢的實例,是中國人普遍習慣于延誤治病的時機,因為患者趕上忙事,或者因為治療要花錢。他們認為一次又一次地忍受高燒的劇烈折磨,比付上十個銅板———大約一美分———買一劑奎寧要便宜,而奎寧肯定能治好病。我們看到數(shù)不清的這樣的情形,病情嚴重,有時拖延到致命的地步,只是因為節(jié)省那點兒看病的時間,而只要他們去看,病是自然會治好的。
一個人住在離一家外國醫(yī)院半英里的地方,出外時,染上了眼病,回家后疼痛了兩個星期才到醫(yī)院看病,在兩個星期中,他每天都希望止住疼痛,相反,由于角膜潰爛,一只眼睛完全瞎了。
還有一位病人,脖子上有一塊嚴重的潰爛,每天都接受治療,到第十八天時,他忽然說,他的腿痛得睡不著覺。檢查后,才發(fā)現(xiàn)他的腿上居然有茶杯那么大、那么深的一塊潰瘍!天哪!他的脖子好了時,才打算說他的腿。
中國人許多這樣的生活鏡頭,使人想起查爾斯·里德一本小說中的一段話:“人類在智力上并不欠缺,但是他們有個智力上的弱點———他們頭腦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