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負笈英法(2)

百年風華:楊絳傳 作者:羅銀勝


牛津大學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坐落在倫敦西北泰晤士河上游的牛津城。它成立于二世紀下半葉,這里云集了眾多著名的專家學者,在歷史上培養(yǎng)了大量的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我國知名學者吳宓曾在一九三○年十月至一九三一年在此進修,他在《牛津大學風景總敘》一詩中,贊嘆牛津大學是讀書人最理想的讀書地方:

牛津極靜美,

塵世一樂園,

山輝水明秀,

天青云霞軒。

方里極群校,

嶙峋玉筍繁,

悠悠植尖塔,

赫赫并堞垣。

橋屋成環(huán)洞,

深院掩重門,

石壁千年古,

剝落黑且深。

真有辟雍日,

如見泮池存,

半載匆匆往,

終身系夢魂。

此“終身系夢魂”之地,是錢鐘書與楊絳選擇牛津作為自己留學的第一站,是否受吳宓這位師長的影響呢?這倒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創(chuàng)立于一三一四年的??巳貙W院,在當時是牛津大學的二十六個學院之一,其在牛津學院的創(chuàng)建史上位居第四。兩年的留學生涯,使錢鐘書和楊絳體驗到牛津大學謹嚴與保守的校風。最使他們得益匪淺的則首推學院的圖書館。

牛津大學擁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圖書館,名叫博德利圖書館,錢鐘書將其戲譯為“飽蠹樓”。這里的藏書遠遠超過國內清華大學的圖書館,早在莎士比亞在世的一六一一年,英國書業(yè)公司就承擔了把各種新書(包括重印書)都免費送一本給這個圖書館的義務。它還收藏了許多中文書籍。

錢鐘書和楊絳在這里如魚得水,除了聽課之外,差不多把業(yè)余時間全部泡在讀書上面。他們借來一大堆書,涉獵包括文學、哲學、心理學、歷史等各種圖書,固定占一個座位,一本接一本地閱讀,并作了詳細的筆記 。一副飽學終日、樂此不疲的模樣,令人神往。楊絳在這里的旁聽和閱讀,有力地充實了自己的知識素養(yǎng)與外語水平。不過楊絳還有另一層想法,她認為,在當時“牛津的學費已較一般學校昂貴,還要另交導師費,房租伙食的費用也較高。假如我到別處上學,兩人分居,就得兩處開銷,再加上來往旅費,并不合算。鐘書磕掉門牙是意外事;但這類意外,也該放在預算之中。這樣一算,他的公費就沒多少能讓我借光的了。萬一我也有意外之需,我怎么辦?我爸爸已經(jīng)得了高血壓癥。那時候沒有降壓的藥。我離開爸爸媽媽,心上已萬分抱愧,我怎能忍心再向他們要錢?我不得已而求其次,只好安于做一個旁聽生,聽幾門課,到大學圖書館自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