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晚明“松江畫派”大家董其昌(1)

美術(shù)的故事 作者:任道斌


松江畫派大家董其昌是明末最有名的書畫大家、詩人、美術(shù)理論家和鑒賞家,可說是一個相當全面的美術(shù)家。董其昌生長的年代,主要的活動時間是明朝萬歷、泰昌、天啟和崇禎這四朝。在這段時期,經(jīng)濟上實行了“一條鞭法”,即稅跟賦合一,過去老百姓搞不清楚的雜稅,現(xiàn)在統(tǒng)一,一次性繳交就可以了,這對于當時的經(jīng)濟發(fā)展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尤其是江南一帶的經(jīng)濟得以蓬勃發(fā)展。經(jīng)濟一發(fā)達,皇帝相對來說就會變得昏庸,而董其昌身處的年代,正是幾個皇帝都較為昏庸的時代。當時很多知識分子以病為由隱居山林,而董其昌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董其昌是上海松江人,家里不富裕,據(jù)他自己記載,家中只有瘠田二十畝,他平常只穿著一件白袍。通過科舉考試先后當上了湖廣副使、侍讀學士和禮部尚書。禮部尚書相當于現(xiàn)代的文化部加上外交部的長官,而明代的禮部尚書是六部尚書之一,職位是十分高的。董其昌由一個貧窮的讀書人,最后成為一名大官,并且沒有什么特殊的政治背景,人們常說“朝中無人莫做官”,由此可見,董其昌依靠個人的努力得到成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士。董其昌當上官以后,以往逃稅時跟他討稅的地方官,現(xiàn)在都跑來阿諛奉承了。當董其昌還是太子講官的時候,雖然他官職不大,但一旦太子登基,當上皇帝的話,那他就是皇帝的老師了,所以他的發(fā)展空間是很大的。于是,從那時起無論京官或地方官員都對他很是奉承。

董其昌本人善于理財,他懂得鑒定字畫,同時進行字畫的買賣活動,而且一些字畫經(jīng)他題跋后,價格就急升了,人家都非常愿意買他的畫,他在這里面賺了很多錢。另外,還有一些地方官來拍他馬屁,門生也時常會送東西給他,所以董其昌當時的收入是非常豐厚的。后來,他更在自己家中供養(yǎng)了一隊樂隊,以方便自己一邊畫畫一邊聽音樂。此外,他還置有很多莊園和別墅。董其昌有三個兒子,各有才干,都很會借助父親的官位,四處謀財,就像現(xiàn)在很多太子爺般,借助父親的名聲做生意。其中有一名兒子更是無法無天,當時有一個姓范的讀書人向他這位兒子借了錢,但后來這個讀書人不幸病逝,董其昌的兒子就向讀書人的家人追債,讀書人的妻子沒錢還給他,他就當街把讀書人的妻子的衣服脫掉,羞辱她。這件事情激起了民憤,軍民群起把董其昌的家抄掉,當時有民謠唱誦:“若要柴米強,先殺董其昌?!边@件事件對董其昌的打擊非常大,他躲到浙江去,待風平浪靜才回來。回來的時候,家里的房子都給燒掉了,而自己的藏書也沒有了,這時候他的朋友來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佛經(jīng)講的,不要以為做了惡事沒有報應,你的兒子實在太囂張了,現(xiàn)在就得到了報應。從此以后,董其昌專心研究佛經(jīng),對佛教的道理進行深刻的學習。他自稱“香光居士”,學習佛教心平氣和的道理,積極與人為善,以與世無爭的心態(tài)來看待世情。所以我想這對他來說,壞的事情卻又成了好的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