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節(jié):競爭

老子與百姓生活 作者:姚淦銘


比如無錫市的榮巷是榮德生的老家,為什么叫"榮巷"?就是榮家的住巷嘛!宅子很大,有樓房,他就敞開自己的家園,安頓著名學者錢穆和秦含章等住在樓上,其它房間也各有安排,整個榮府成為江南大學的教師宿舍。大家到無錫去旅游,有處名勝叫梅園,這本來是榮家的私家花園,榮德生不僅免費給老百姓常年開放,還騰出許多地方、包括零星的小別墅建筑也都由江大老師職工使用。

錢穆在晚年曾經(jīng)這樣回憶榮德生:"余居樓上,樓下乃大學老校主德生夫婦所居。每周六下午晡后,德生夫婦由城來。晚餐后,必上樓暢談,或由余下樓,每談必兩小時左右。星期日午后,德生夫婦即去城,如是以為常。"這是"校主"對教師的"處下"。錢穆還說:"余私窺其個人生活,如飲膳,如衣著,如居住,皆節(jié)儉有如寒素。余又曾至其城中住宅,寬敞勝于鄉(xiāng)間,然其樸質(zhì)無華,傭仆蕭然,亦無富家氣派。其日常談吐誠懇忠實,絕不染絲毫交際應(yīng)酬場中聲口,更不效為知識分子作假斯文態(tài),乃儼然若一不識字不讀書人,語語皆直吐胸臆,如見肺腑。蓋其人生觀如是,其言行踐履亦如是。豈不可敬!而中國文化傳統(tǒng)之深值研討,亦由此可見矣。"(《榮德生文集》)

這種"處下"的做法和智慧也影響到后代,比如榮毅仁原來還做過江南大學校務(wù)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在開學之初,照例要在上海家里設(shè)家宴,邀請招待江大各院院長和各系系主任及專任名教授等,表達慰勞之忱,并聯(lián)絡(luò)感情。他還邀大家自由發(fā)言,有什么就可以提出來,不用拘束,交流個人設(shè)想,聽取多方建議,這對辦好學校很有關(guān)系。

我也聯(lián)想到,今天高校的領(lǐng)導常說,要用感情留住人。各企業(yè)、事業(yè)、科研單位也常說要靠事業(yè)留人、靠感情留人,也許老子的"處下"是一個好方法,而榮德生家族的做法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借鑒的。

第十二講老子智慧與人際交往中的競爭

大家都知道當今是一個競爭越演越烈的時代,什么都是競爭,從小到大,從求學到升學,從升學到找工作,從個人到單位,從商戰(zhàn)到科研等等,無不充滿著競爭。那么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怎樣來處理呢?老子也有發(fā)人深省的智慧。

當代人繃緊了競爭的弦

如果讓老子飄然來到當代,他大概會說:當代人啊,當代人,你們怎么啦,瞧瞧一個個繃緊了一根根競爭的弦啊,人人像上足了發(fā)條!怪不得你們?nèi)巳硕颊f活得好累??!怪不得你們中間的一些人受不了,最后崩斷了。

雖然我們是模擬老子的話,但是當代人就是這樣??!其實大家都體會到,在生活工作中繃緊了競爭的弦,繃得很緊,每個人就像上足了發(fā)條的鐘表在錚錚錚地轉(zhuǎn)著!

商家、廠家不用說了,因為商品經(jīng)濟、市場經(jīng)濟的規(guī)律就是競爭。只有通過競爭才能完成價值規(guī)律這一商品經(jīng)濟內(nèi)在規(guī)律的全部運動過程。于是他們處理人際關(guān)系滿眼就是競爭:人才、資源、勞力、成本、質(zhì)量、產(chǎn)量、信息、市場等,都是一些不可讓的競爭。

在我們的生活里,職場競爭,上崗競爭,不行就下崗。各行各業(yè)都是在競爭,優(yōu)勝劣汰。在現(xiàn)實社會與生活中,還看到人們爭權(quán)、爭利、爭名,比位子、房子、票子、車子、孩子、妻子等等的競爭。

就連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就要開始為孩子將來的競爭做準備了,要補鈣、補鐵、補鋅,還要補充維生素ABCDE,還要補音樂,補胎教,夫妻倆說啦,將來寶寶智商高可以競爭得勝利。

孩子出生了,在成長中也處在競爭的緊張氛圍中。媽媽說:現(xiàn)在競爭多厲害,孩子你不努力,將來工作都找不到!

爸爸說:將來競爭更厲害,孩子你不從小學會競爭,將來你沒有崗上!

老師說:現(xiàn)在是知識爆炸時代,越進步競爭越激烈,你不選個重點小學,不上個重點中學,不考上好大學,你明天怎么去競爭啊?

這些話沒錯,都是好話,但是給孩子幼小心靈的壓力太大了,負擔太重了。他們的眼睛如果都戴上"競爭"這副"眼鏡"來看人際關(guān)系,那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他們每天在"競爭"的壓力下生活,因此沒了童年的歡樂,少了少年的歡笑,缺了成長的幸福,而是一天到晚憂心忡忡。他們時刻準備著,為了"明天的競爭"!為了"明天的競爭",時時刻刻在準備著!

今天體育運動會上的競爭更是劇烈,據(jù)說奧運會查出服用違禁藥物的就有數(shù)十例。誰都知道奧運會對禁藥的檢查非常嚴格,但是還有那么多的人闖"紅燈"。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加拿大的選手約翰遜打破了百米世界記錄,結(jié)果查出來服用了興奮劑,還有創(chuàng)造9秒78男子百米世界記錄的美國人蒙哥馬利、美國的短跑巨星瓊斯等等都出了事。為什么要鋌而走險?因為競爭取勝、奪金獲銀的欲望太強烈了,一旦敵不過名利的誘惑,自己把握不住就服用禁藥了。

今天在體育競技的后面包含了太多的東西,因此競爭變得越來越復雜化了。在金牌銀牌的五色中會令人目盲,在名利的馳騁追逐中會令人心發(fā)狂,那種劇烈的競爭有時就使得一個本來淳樸的心靈變了。老子會語重心長地對現(xiàn)代人說:要智慧地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中的競爭!

競爭中的不爭

大家要問,老子那個時代有沒有競爭呢?怎么會沒有呢?人要活著就離不開競爭。"競爭"兩個字連用在一起,在《莊子·齊物論》里就有了,說;"有競有爭。"競字的本義就是追逐,爭字的本義就是爭勝。有爭就有論說,于是有爭論;有爭就有辯,于是就有爭辯;有爭就有斗,于是有爭斗,又有斗爭;有爭就有戰(zhàn),于是有戰(zhàn)爭。

這些都是"爭",老子對這些"爭"有過深刻的思考和教導。老子說:"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第81章)這是說,自然的規(guī)律是有利于物,而無害于物;圣人的法則是為施舍,而不爭奪。

"天之道利而不害",這句話好懂,正如老子說過的"萬物作焉而不辭"(第2章,有的本子作"萬物作焉而不為始"等),那不就是不阻斷萬物的繁殖生長?不就是"利而不害"了?"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是什么意思?圣人的有為是"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而無棄物"(第27章),當然是與人不爭了。"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句話,帛書一本作"人之道為而不爭",此從通行本。

老子在這方面總的理念和智慧就是:天道是不爭的,天道只是有利于萬物,從來不和其他東西爭。人應(yīng)該取法于天道,取法于道,取法于圣人;天道不爭,圣人不爭,那么人們也應(yīng)當在競爭中學會"不爭"。如果我們懂了老子不爭的深層道理是效法天道,也就知道老子為什么要提倡"不爭之德"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