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稚童之心

生之門 作者:(愛爾蘭)布萊姆·斯托克


在妻子剛剛去世的那幾個星期,斯顧埃爾·諾曼一直沉浸在極度悲傷和痛苦之中。但是,他仍然堅強地挺了過來,以一副聽天由命的姿態(tài)示人,其實內(nèi)心早已是一片荒蕪。

對小史蒂夫的愛已經(jīng)在她父親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他們之間那根親情的紐帶讓她父親意識到,他們所見所聞所觸摸到的,除了愛,別無其他。漸漸的他們之間的信任越來越深。要是有時候父親稍微晚了點兒去托兒所,小寶貝兒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不停地往門邊看。而一旦看到他的身影便又會歡呼雀躍。

時光飛逝,諾曼只能用他孩子的成長來記錄逝去的光年。春天播種和秋天豐收,這些自然的變換對他來說再正常不過,這么多年來他并未覺得有何不同。但是他的寶寶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她身上的每一絲變化都帶給他一次新的驚喜,把時光的印記牢牢刻在了他的心上。標志著性別分化的改變到來時,可真是給了他不小的震驚,因為這是他從前未曾預料到的。嬰幼兒時代可以不必在乎穿衣打扮,在他眼里嬰幼兒是沒有性別之分的。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變化也愈加明顯起來。每一點小變化都讓斯顧埃爾·諾曼逐漸意識到他的孩子是個女人。一個小女人,是的,需要更多關心更多愛護和照顧的小女人,但不管怎么說,她都是個女人。這個漂亮小東西熱切的吻,稚嫩的手,淘氣的笑和歡喜的打鬧都不過是再現(xiàn)了從前的時光。父親在她身上看到了她逝去了的母親的影子。

最初盡管他全心全意地愛著這個孩子,對她的性別他卻仍耿耿于懷。他希望生個男孩的觀念已經(jīng)根深蒂固,無法輕易抹去。但是每當他想到這一切的時候,他又會習慣性地聽之任之,心里又會稍稍平衡一點。但他從來沒有,現(xiàn)在不會以后也更不可能,忘掉史蒂夫其實就是個男孩這個觀念。當他想質(zhì)疑的時候,他就會想起亡妻把孩子交到他手中時那閃爍的眼神和虛弱的聲音,她的希望她的信仰讓他頓時堅定。這種信仰將會貫穿他整個后半生的生活,成其為養(yǎng)育他女兒的指南針。要是想讓她真正變成兒子般的女兒的話,那么首先她得習慣于男孩子的生活方式。現(xiàn)在她還只是個白紙一樣的孩子,要塑造她并非難事。若是她有兄弟姐妹的話,那么她很快便可以察覺到男女性別的不同。

有一個人十分反對這種偏離正常教育女孩子的方式。那就是萊西亞·羅利,那個目前可以接替孩子媽媽位置的人。她是諾爾伍斯顧埃爾·羅利的小姨、他父親最小的妹妹,僅僅比他大了十六歲。當老斯顧埃爾第二任妻子去世的時候,萊西亞,這個公認的已經(jīng)三十六歲的老姑娘,便接替了瑪格麗特母親的位置。羅利小姐很贊同瑪格麗特和史蒂夫·諾曼這一門親事,因為她很了解諾曼這個人。盡管她也希望給她的寶貝女兒找個更年輕的新郎,但她明白此生很難再找到比諾曼更好更合適的人選了。她知道瑪格麗特很愛他,在他們身上她感受到了自己從未體會過的相愛的幸福和美妙,盡管這位求愛者已經(jīng)人到中年。當瑪格麗特去世的消息傳入她的耳朵時,她正在遠東地區(qū)旅游。她返程回家之后即宣布她想像當初照顧瑪格麗特那樣來照顧她的丈夫。但是種種原因決定此次的情形和上次已經(jīng)大不相同。首先,要是她就這樣去諾曼士丹的話,勢必會引起諸多紛擾;而且斯顧埃爾也絕對不會允許他女兒離開他半步,更別說住到別處去。最主要的是,父女間距離遠了的話,孩子的教育也是個問題。

史蒂夫是一個既可愛又調(diào)皮的孩子,很早就顯示出了卓越的領導天分。這讓她父親很是高興,不管怎么說,他還保存著希望她是個兒子的念頭,因此對于她身上所散發(fā)出來的帝王風范他是既驕傲又欣喜。孩提時期關于女性時尚敏銳的本能在這個小女人身上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她早早便知道如何利用一切可能來達成自己的愿望。她很會察言觀色,知道保姆和父親的底線在哪兒,并能避開一切不利因素,學會如何在最小的范圍內(nèi)最大化獲得自己的利益。

那些只知道空嚷嚷的人并不能在我們這個非常有局限性的世界里走得更遠、得到更多。史蒂夫的冰雪聰明和一貫的好脾氣很是讓她父親省心,后來他才意識到只要她的想法是合理的,他就會作出讓步,這已經(jīng)漸漸演變成了習慣。

羅利小姐很少公然反對什么事。她精心給孩子挑選家庭教師,一個個耐心地面試。很少有老師抱怨過,因為那個小東西實在是可愛,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式來表達她對老師的愛,這樣直白的愛和信任讓所有她遇到過的老師都難以再有任何怨懟。

盡管內(nèi)心萬般不舍,舍不得這么可愛的孩子和如此優(yōu)厚的待遇,老師們還是得按著時間更替。

史蒂夫?qū)τ谒耙虌尅钡母星閺奈词艿饺魏巫兓挠绊?。其他人或許會在她生命中來來去去,但是姨媽卻從未離開。她或許會將她那稚嫩的雙手鉆進姨媽有力的大手中,也或許會緊緊拉住姨媽的一根指頭,不離不棄。然后這位沒有任何子嗣的女人會覺得,每一次都是新鮮,仿佛這雙小手已經(jīng)緊緊扣住了她的心。

跟她父親在一起的時候她是最可愛的。當她的行為舉止更像個小男孩時,她父親看上去會更開心,于是不知不覺地,她就養(yǎng)成了習慣。

獨生子女家庭通常都會碰到教育上的難題。真正的知識并不是我們從書本上學來的,而應該是那些我們從生活經(jīng)驗和日常觀察中積累起來的東西,尤其是孩子們未被禁錮的那一部分思想。小孩子們都好為人師。兄弟姐妹相較于其他玩伴來說相處的時間更多,在他們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彼此都可以學到很多能享用一生的道理。小史蒂夫沒有辦法學到“施”與“得”這一課。對于她來說一切都是早就安排好了的。像所有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一樣,她認為心安理得地接受所有美好事物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鄰居那戶農(nóng)民的孩子有時會來找她玩兒,但是那孩子一直很畏懼她家的大房子,因此她們從來都不能玩得盡興。當一個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于公開對另一個孩子鞠躬敬禮時,她們之間就不可能平等了。而那些地主家的孩子,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很遠,諾斯特的其他諸如醫(yī)生、律師之類人家的孩子,在見到史蒂夫的時候,總是彬彬有禮得過了頭,沒辦法毫無顧忌地玩在一起。

因此史蒂夫開始學著站在別人的角度去學習“生命之書”。盡管她渾身被愛籠罩,又有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指導,但她畢竟還是個六歲的孩子,她只知道生命中關于“得到”的那一部分。當然也有贈予,因為諾曼士丹的傳統(tǒng)即是樂善好施,這個小女孩時不時地還會從家里拿出一些東西施恩于那些在疾病和困苦中掙扎的人。此外,姨媽也時常教她說“施”比“得”更幸福。但事實上“施”的真正含義是:施予出去的也是我們自己所缺乏的,“施”就像是建在懸崖上的廟宇,是自我犧牲。她卻并不了解。她的天真可愛和博愛的性格,幾乎給她的教育制造了一道障礙:現(xiàn)實蒙蔽了她的雙眼,讓她看不見那些需要改進的缺陷、需要鎮(zhèn)壓的邪惡、需要發(fā)揚的美德以及那些需要激勵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