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獨立型(13)

決定孩子一生的50種性格 作者:劉艷霞


性格20:我的孩子性格獨立性強

關(guān)鍵詞:獨立性/independence

美國心理學家對一千多名超常孩子進行了長期的追蹤觀察,30年后發(fā)現(xiàn)成就卓著的只有20%的人。而這些人取得成績的差異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性格不同,其中那20%的人都具有共同的性格是: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

事實證明,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僅有聰明的頭腦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獨立性、自制力、堅韌性等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獨立性對于孩子的成長、學習、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都起著極大的積極作用。

從小,媽媽就非常注重培養(yǎng)娜娜的獨立性。在日常生活中,從她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如:讓她自己穿脫衣服,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覺等;在家里的房間中,給她設(shè)置了一個單獨的區(qū)域,區(qū)域內(nèi)的東西擺放、活動進行都由好自己做主,讓她在自己的區(qū)域中活動,父母會參與活動但從不加以干涉,給娜娜一種小主人的感覺。

娜娜上小學了,媽媽每天會給她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娜娜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娜娜有時玩,有時去讀自己喜歡的書,有時就畫畫,當然,有時也忙來忙去,什么也沒干成。雖然這樣,但娜娜逐漸懂得珍惜時間,學會了計劃安排。

像娜娜媽媽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很多父母都覺得,小孩年齡小,還不懂事,能做的事情、領(lǐng)會的事情都很少,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得要等到孩子大些才開始。其實不然,也許孩子還不能自己去做什么事情,但是獨立性的性格和意識,應該是越早培養(yǎng)越好。

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著手

行為獨立首先要思想獨立。要培養(yǎng)孩子對問題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例如:從最簡單的開始,顏色,形狀等。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做選擇,別以為孩子小,其實所有的習慣、性格都是從小積累的,進而養(yǎng)成的,越是小的事情就越要注意。

康康不會說話的時候,每次聽見她喜歡的音樂時,她都會坐在自己的兒童椅上來回的晃動;可當播放她不喜歡音樂時,她就會沖媽媽擺手或是皺著眉頭,樣子可愛極了!發(fā)現(xiàn)了她的這個習慣后,媽媽每次播放音樂的時候,都會事先征求她的意見。

當媽媽說出音樂的名字,她就會通過點頭或搖頭來表示喜歡與不喜歡。媽媽驚奇的發(fā)現(xiàn),雖然康康才幾個月大,但是她什么都記在心里,包括音樂的名字。其實她什么都懂。從那天開始,無論做什么,媽媽都會征求她的意見,是不是要下樓去玩一會?是不想睡覺啦?

日積月累,康康的獨立還是略有成效的。上幼兒園時,老師問她媽媽: 康康是不是以前上過幼兒園? 媽媽說沒有。老師說: 這孩子很獨立,很多事情她都能自己做,而且做得很好。 媽媽聽了覺得很欣慰,認為自己的培養(yǎng)沒有白費。

思想上的獨立初見成效后,媽媽決定再接再厲,可是行為上的獨立就有點難度了!于是媽媽便從培養(yǎng)康康的獨立睡眠開始。后來,媽媽設(shè)計了一個康康自己喜歡的睡眠空間,無論是墻面的顏色,還是家具的顏色,甚至床頭的窗幔都是征求她的意見。整個房間都是她的最愛。事實證明,媽媽這個嘗試是成功的!從房間弄好開始,第一晚康康就在自己的房間睡了,一直到現(xiàn)在。

培養(yǎng)獨立的行為還在進行中,點點滴滴,不經(jīng)意之間卻是那么的重要。比如一雙鞋的選擇,一個游戲的玩法,一個發(fā)卡的選擇,都代表孩子的主見。很多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替孩子決定。不過,如果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改正,而且和孩子說抱歉,要尊重她的選擇,做父母的只需要在旁邊指導就好。

在讓孩子獨立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也都在變化,變得和孩子更加親近。因為我們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事情,沒有所謂的 居高臨下 ,只有相互尊重和理解。

【父母應該做的事】

1.家長應根據(jù)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己當主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