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條 當堂過關原則

做一流的教學能手 作者:林華民


 沒有課堂落實,就沒有高效課堂。

林華民課堂教學的高效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兩個字 “落實”。課堂落實問題是決定課堂效益高低的關鍵問題,而課堂落實與否又取決于是否貫徹當堂過關原則。

所謂“當堂過關”至少有兩層含義:一是學生必須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基本實現于課堂;二是全體學生都實現了真正的“當堂過關”,如果只有一部分或少數學生達標,就不能算是當堂過關?!爱斕眠^關”雖然是個古老的話題,但是真正能夠在教學中達到這一要求的教師并不是很多。不少教師仍然習慣于“課內拼命講授、課外布置大量作業(yè)”讓學生回家完成。一項研究表明,我國中小學生“年在校天數”之多、“日在校時間”之長,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中、小學生,尤其是城市的中、小學生,校外學習時間已經很少了,布置過多的家庭作業(yè)只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必須堅決改掉這一惡習。況且,在我國農村中小學,能夠在校外獨立、自覺地學習的學生并不占多數。這就意味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校外學習環(huán)境已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那種“把(掌握知識的)希望寄托于課外”的教學觀念已經過時。因此,本書提出“把(大面積提高學生成績的)希望寄托于課堂、把希望寄托于學生”,就是針對我國當代中、小學生實際所提出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

實現“當堂過關原則”有以下幾個主要途徑:

一是分段講授、講練結合。

在一節(jié)課中,需要教師講授的知識點可能不止一個,可以采取“分段講授、講練結合”的策略,逐一完成知識點的學習與鞏固。

二是口筆結合、當堂訓練。

教師要檢查學生是否理解及運用所學“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最好的辦法是進行“口頭加筆頭”的當堂訓練,并進行檢查落實。

三是時間保證、內容保證。

教師要努力保證有足夠的課堂時間讓給學生進行當堂訓練,保證訓練的內容富有針對性,保證課課都有經過教師精心挑選的書面練習。

貫徹當堂過關原則,并非反對布置適量的課外作業(yè)。不過,每個學科的課外作業(yè)都應當是極少量的,只有最關鍵的知識才可布置成課外作業(y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