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招 不在孩子面前嘮叨個不停(1)

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 作者:成墨初


教育專家認為,世界上是不可能有完人的,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沒有十全十美的父母。如果父母在批評孩子犯錯誤的同時,苛求完美,就會變成碎嘴婆子,嘮嘮叨叨,沒完沒了,讓孩子心煩意亂,結果父母說什么孩子都聽不進去。

有一位母親怕孩子不用心學習,不僅在家從早到晚提醒學習的事,而且和孩子一起上街時也不忘隨時隨地地進行現(xiàn)場教育。看見掃大街的環(huán)衛(wèi)工人,告訴孩子你將來不好好學習就連這樣的工作都找不著,掏廁所也要用機器,你也干不了;看見乞討的,你不好好學習,將來也會這樣。害的孩子以后不愿在與她一同上街,而且越來越自卑。孩子本想主動學習,但母親越說越不想學,家也成了讓他頭痛的地方。

由此可知:對于孩子的教育,嘮嘮叨叨只會令孩子討厭,老調重彈不會起到任何教育作用。

常有父母抱怨:“我家孩子老是不聽人說,真讓人操心。同樣的事要說幾遍才聽得進去。”究竟是孩子不聽話,“同樣的事要說幾遍”,還是“同樣的事要說幾遍”,孩子才不聽話?既然那些話隨時都能聽到父母講,今天沒注意,明天還可以再聽,當然也就心不在焉了。

還有的父母發(fā)牢騷說:“那孩子,不管你說多少遍,他根本理都不理,跟沒聽見似的?!弊龈改傅牟挥X得自己很多時候是說過了頭嗎?天天在孩子耳邊嘮叨同一個問題,他不煩才怪呢。任誰也受不了啊。

心理學研究證明:老調重彈,反反復復說同樣的話,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也就是明明在聽,卻根本不入心里去。這是長期重復聽同樣的聲音而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只怪孩子不聽話,也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嘮叨了。

如果父母不給孩子重復交代某些事情,那么,怎樣才能有效的進入孩子的心靈呢?

和孩子一起參加有意義的活動

與其喋喋不休地向孩子強調一些大道理,不如選擇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去參加,通過活動來尋找更合適的溝通話題,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沒有孩子是差生》的作者清澈小舟說:“很多時候我們喜歡頭疼治頭,腳疼治腳。孩子學習不好,就拼命地補課。其實,活動往往會使大腦動起來,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更容易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找到孩子的興奮點?!?/p>

在清澈小舟的班里,有4個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姜和、亞東、田威和袁源。為了使孩子們能夠在活動中得到一些啟發(fā),清澈小舟專門在周末帶他們去溜冰場。

到了溜冰場,孩子們一下子興奮起來,他們或是講自己的溜冰故事,或是表演自己的溜冰技術,或是練習如何溜冰,場面非常活躍,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在回家的路上,清澈小舟問孩子們有什么收獲。孩子們的話題一下子多了起來。

姜和說:“原來溜冰這么鍛煉身體啊,我滿身是汗,感覺還很開心?!?/p>

亞東說:“我今天明白了什么是王者風范。真的,在溜冰場上,看到你們不會而我滑得那么好的時候,內心真的很驕傲,平添了一份自信,感覺自己原來也可以把事情做得那么好?!?/p>

田威說:“今天是我第一次學溜冰,在溜冰的過程中,我真的是一點也不敢懈怠,可以說是全神貫注呀!如果做其他事情也能這樣認真,沒有做不好的?!?/p>

袁源作了總結性發(fā)言:“最大的收獲是在玩中學,大家快樂地學習溜冰,還領悟到了老師今天帶咱們玩的深意?!?/p>

“噢,我?guī)銈儊碛惺裁瓷钜饽??不就是玩玩嗎?”清澈小舟問道?/p>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老師的意思是讓我們通過學習溜冰,知道學習也可以像溜冰一樣,跌倒了,爬起來,站直了,不趴下,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品嘗到一點點進步的滋味;讓我們學習的時候,也能像學溜冰一樣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瞧,這就是活動的魅力,在活動中,孩子們自己體會到了該怎么做,一點都不用他人再提醒。正如清澈小舟所說:“孩子們能體會到我的用意,我真是很欣慰?!?/p>

切實地提供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

父母應該該給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不應該給孩子下達硬性指令,然后靠不停地嘮叨來督促孩子,那樣的效果往往并不好。例如:想讓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間,對孩子說:“晚飯前必須把你的豬窩收拾干凈!”這樣的硬性指令,孩子多半是不會聽得,而父母見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不斷的反復催促,結果就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換一種說法——“孩子,如果晚飯前你有空,就把你的的房間收拾一下吧。”這樣的說法,則能給孩子以喘息的空間,不會惹孩子反感,反而多半會達到預期的效果。給孩子一些喘息的空間,給孩子一些選擇權,孩子的感覺就會好很多。

嘮叨無效時,不能隨意懲罰孩子

在對孩子嘮叨無效時,父母就要小心地運用懲罰。因為孩子處在被懲罰的階段,很自然地父母和孩子會變成敵對狀態(tài)。

對年紀較小的孩子,等時間快到了,他卻什么都還沒做,再平靜地說出處罰的方式,但是要用正面的說法:“等你洗完澡才可以看電視?!边@種說法比“除非你洗好澡,否則不準看電視”好得多。立即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說出罰則要說“這是我希望你做的事,但是我想你不會做,所以這就是你不做的后果”這樣的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