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節(jié):他必成為醒目坐標(1)

中國隱性權(quán)力調(diào)查 作者:李松


序言二

他必成為醒目坐標

尹韻公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員)

記不清是前些年的哪天傍晚,我在家中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報家門說:“我叫李松,是新華社記者。有一個問題想向尹老師請教?!庇谑?,我跟這位帶著濃厚南方口音的記者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過了幾天,他又打電話,說稿子已寫好,便念出全文,讓我聽聽是否符合原意。我很驚訝他的抓住要害的本事和畫龍點睛的能力。

從那以后,我與李松蕩起雙槳,開始了我們之間懷有共同目標的友誼航程。隔一段時間,我就會有一次心甘情愿地主動配合李松的采訪。我們的交流有問答,也有爭論;有討論,也有質(zhì)疑;有觀點,也有建議。我們的話題相當廣泛,當然“挑事”的一方總是李松,我不過是積極的響應者。最重要的是,我們議論的話題相當敏感,諸如駐京辦、秘書腐敗、官員腐敗、官本位、官員學歷造假、公車改革、科研經(jīng)費“黑洞”、網(wǎng)絡輿情、民間反腐等。不敏感的話題,從不納入我們的視野。每次采訪完后,他總是依照規(guī)矩行事,一定要征得對方同意才發(fā)稿。李松是很懂事、守本分、重然諾的人。

多年交道,我與李松已從采訪者與被采訪者的工作關(guān)系,早就上升為相互認知度很高的朋友關(guān)系,相互了解的程度越來越深,相互默契的配合也越來越優(yōu)。作為一名專司社會調(diào)查的記者,我以為李松身上有三個亮點:

一是愛黨愛國,忠于職責。新華社是國家通訊社,新華社記者理應忠誠于黨、服務于國。在交往過程中,我強烈地感受到李松的忠誠意識。我曾經(jīng)問過他:你采訪的都是非常敏感的話題,你難道就不怕得罪人、就不怕影響你的前程?他很平靜地回答:“反正我的目的是為黨好、為國家好、為民族好!”說實話,像李松這樣政治胸懷的記者,恐怕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多了。可能我平常接觸的紙媒記者較多,他們喜歡發(fā)牢騷、泄情緒的事情,我早已習慣。為工作而應付,為寫稿而求生,其余的能不管的就不管,除非與切身利益直接有關(guān)。李松也是凡人一個,但他卻是將記者職責賦予了深刻內(nèi)涵的人。憑借這一點,李松比一般記者的襟懷顯得更加寬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