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大明 1978年的變與不變(10)

1978大記憶-北京的思考與改變 作者:蘇峰


[8] 張明義,陜西人。1947年入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習。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組長、辦公廳副主任、市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市委常委、秘書長,北京市第七屆政?-副主席。

[9] 李琪(1914-1966),?-名沈乃挺,山西省臨猗縣人??箲?zhàn)前夕,在天津、潼關等地當過學徒、文牘、職員、會計。1937年,?-云陽青訓練班考入陜北公學。1938年入黨。后在一二?師所轄的山西等地堅持抗戰(zhàn)。1947年在晉中地區(qū)參加土改、支前工作。1949年在馬列學院第一班學習,后留院工作。1953年,任彭真同志的政治秘書。1961年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長,后又兼任市委常委、市委黨校校長。1966年5月16日,《紅旗》雜志公開點名批評李琪。6月29日,《北京日報》顯著位置攻擊李琪是“反毛澤東思想的急先鋒”。1966年7月10日,李琪悲憤去世。

[10] 毛澤東的批示:清華大學劉冰等人來信告遲群和小謝。我看信的動機不純,想打倒遲群和小謝。他們信中的矛頭是對著我的。我在北京,寫信為什么不直接寫給我,還要?-小平轉。小平偏袒劉冰。清華所涉及的問題不是孤立的,是當前兩條路線斗爭的反映。

[11] 針對北京市委揭批“四人幫”、清查“文革”打砸搶分子的工作不力,1978年5月,中央將賈庭三從貴州調回北京任第三書記,主管清查工作和干部落實問題。1978年11月,林乎加調來北京任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北京衛(wèi)戍區(qū)第一政委,免去吳德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北京衛(wèi)戍區(qū)第一政委的職務,調中央工作。

[12] 吳德(1913-1995),?-名李春華,河北豐潤人。193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拔母铩鼻皶泄布质∥谝粫?,兼吉林省軍區(qū)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處書記。1966年調北京后,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兼市長、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2年后,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北京市革命委員會主任,北京衛(wèi)戌區(qū)第一政治委員,北京軍區(qū)政治委員。是中共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是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3] 李雪峰于1960年至1965年,曾任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一書記兼北京軍區(qū)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14] 汪家?(1929-),女,浙?-平湖人。194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參加革命工作。大學學歷。1940年在上海南屏女中學習,任中共地下黨支部委員。1946年在北京大學文學院教育系學習,任中共地下黨支部書記。1949年任北京大學團委書記。1950年任青年團北京市委大學部部長、副書記。1966年?-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勞動。1975年任北京市知識青年辦公室副主任。1977年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1981年起,歷任中共北京市委大學工作部部長、市委常委兼市委大學工作部部長、市委教育部部長、市委副書記兼北京市教育工作黨委書記、北京大學黨委書記。1993年?-1998年任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教育科學文化衛(wèi)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四屆中央委員。

[15] 王大明當時任北京市委研究室工業(yè)組組長。

[16] 林乎加(1916-),山東長島人。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入黨??箲?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在山東各地從事宣傳工作,曾任軍分區(qū)政委。建國后,歷任中共浙?-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省委常委、秘書長、省委書記處書記。1965年1月任國家計委副主任。1977年1月任上海市委書記,市革委會副主任。1978年6月任天津市委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市警備區(qū)第一政委。10月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衛(wèi)戍區(qū)第1政委。1979年12月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市長,衛(wèi)戍區(qū)第一政委。1981年3月任農業(yè)部部長,黨組書記。1982年5月任農牧漁業(yè)部部長。1983年6月?-1988年4月任農牧漁業(yè)部顧問。中共八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