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門閥的落日(3)

三國歸隋的統(tǒng)一路 作者:陳羨


為了防止大權(quán)旁落,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一個姓宇文的,又有一定斗爭經(jīng)驗的人,來掌握大權(quán)。宇文護順理成章地成了最佳的人選。

依照宇文泰的“遺志”,宇文護的第一要務(wù)是全力鞏固宇文氏的勢力。我們以前一再強調(diào),北周的立國基礎(chǔ)是八柱國體系,或者說六柱國體系。宇文護打著宇文家的牌子,對付一般的二、三流人物,勉強還撐得住場面。對于六柱國一級的大佬們,宇文護就有點招呼不動了。他們大多在年齡和輩份上比宇文護更長,而且在地位上也是多年的王公,宇文泰在時對他們都要禮讓三分,更別提小字輩的宇文護了。

憂心忡忡的宇文護思來想去,決定去暗訪六柱國之一的于謹。于謹腦子靈光,當下給宇文護謀劃說:“我于謹一直蒙受老丞相(指宇文泰)的特殊眷顧,情同骨肉一般。今天既然說到了這里,我一定會拼了老命替你爭。明天在眾人面前,你千萬不能推辭?!?/p>

第二天眾柱國聚集一堂,開會討論權(quán)力歸屬。于謹嚴詞厲色地說:“當年帝室傾危,人人想奪天下。老丞相志在匡扶國家,帶著我們沖鋒陷陣,不知打了多少仗,才實現(xiàn)了國家的復興。如今上天降禍,老丞相歸天了,留下了我們這班人。嗣子雖然年幼,但中山公作為侄子,如同兒子一樣親;何況他又受了老丞相的顧命之托,軍國大事,理應(yīng)由他全權(quán)處理?!?/p>

于謹這番發(fā)言把全場都震住了,一時“眾皆悚動”。宇文護馬上接話:“此乃我宇文氏家事,就算我資質(zhì)愚鈍,豈敢有所推辭。”(可真是當仁不讓……)

于謹一看宇文護配合得挺好,就更加謙恭地對宇文護說:“明公若能出來主持大事,我于謹和大家便有了依靠了。”說完起身就拜。于謹是跟宇文泰平輩的,他這么帶頭一拜,其他柱國迫于壓力,也只好跟著相拜,宇文護理直氣壯地接手了軍國大權(quán)。

宇文護一上臺,鑒于宇文覺的年紀輕、實力弱,便要早正其位,以定人心。他派人向魏恭帝提出禪讓的要求,元欽死后西魏皇室早已名存實亡,現(xiàn)在沒什么好商量的,只能借坡下驢了。

于是,宇文覺廢掉了魏恭帝,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因為宇文泰一向推崇周禮,新的國號就叫“周”,史稱北周或宇文周。宇文覺承接西魏末年的傳統(tǒng),不稱皇帝,而稱天王,天王之下,最高的爵位是公。宇文護被拜為大司馬,封晉國公。魏恭帝被“封”為宋國公,不出兩個月,就被宇文護下令殺害了。

北周王朝與中國歷史上大多數(shù)王朝有一個很大的差別,那就是它的開國君主,竟然是個傀儡,握有實權(quán)的,是宇文護。

耐人尋味的是,這位傀儡天王似乎還不認為自己真的是傀儡。這說明了一點,當時朝中的格局,并不是簡單的一人獨大、權(quán)臣當?shù)馈?/p>

于謹扶宇文護“上馬”,一方面是看清了形勢,如果不確立宇文護的地位,權(quán)力必定會分散下去,對于關(guān)隴軍事集團是極其不利的。另一方面,也與他同宇文家的姻戚關(guān)系密不可分(宇文泰之女嫁給了于謹?shù)膬鹤佑谝恚?。所以他不惜以元勛的身份,向一個晚輩表示順服,并帶動其他人這樣做,為的是鞏固宇文家的威望,確保自己的最大政治利益。

于謹這樣想問題,是因為他的智商足夠高,情商也絕對足夠高,政治立場也明白。于謹能夠很快把個人地位與集團利益算得清清楚楚;可對于其他人而言,即使算得明白,由于實際背景不同,也不得不做另外的打算。宇文覺登基一個月之后,北周就發(fā)生了趙貴、獨孤信謀反事件。

關(guān)于這件事,《周書》本紀上只有短短的兩句話:“楚國公趙貴謀反,伏誅。太保獨孤信有罪免?!?/p>

諱莫如深。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