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節(jié):自序 發(fā)現(xiàn)新孝道(4)

新孝道 作者:朱翔非


再有,近百年來為人詬病的大家長作風(fēng),《孝經(jīng)》并不認(rèn)同。相反,在經(jīng)文里,孔子激烈反對無原則地服從家長(或君主)的命令,明確要求,在父親(或君主)的要求不合理的時候,“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這才是儒家的真正主張!這里哪有后世傳言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影子?我們盡可以嚴(yán)厲批判這些傳言,控訴這些傳言造成的危害和悲劇,但我們不能說這是儒家的教導(dǎo)所致,更不能說這些傳言宣揚的就是孝道。

還有,古代歷史書里面提到孝子,往往說他們“哀毀骨立”,意思是這些子女悲傷得已經(jīng)嚴(yán)重傷害了身體,已經(jīng)到了只剩下皮包骨的地步了,可見他們多么孝順!我不知道這些記載多大程度上助長了那種以損害身體的方式證明自己是孝子的風(fēng)氣,但肯定的是他們成了很多人學(xué)習(xí)的榜樣。很多仿效者變本加厲,做了很多如“割股事親”之類的蠢事。過度盡孝的人,一部分是沽名釣譽,很多人則是真誠相信這才是孝道。這是不折不扣的悲劇。實則,《孝經(jīng)》里寫得明明白白“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孝經(jīng)?喪親章》),教導(dǎo)孝子對親人的哀悼要有限度,用損害身體健康的方式來悼念逝者,是不足取的,也是違背孝道的。

還有,《孝經(jīng)》里談到了父教。一般人也許知道母教,但未必了解父教。教孩子既要有對親情的愛還要有對社會的責(zé)任,這是父教的內(nèi)容。這對今日很多為人父者也不無啟發(fā)。

還有,《孝經(jīng)》指出親情是孝道的基礎(chǔ)。它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圣治章》)”,既保證了品德的養(yǎng)成,也杜絕了其他力量對親情的僭越。20世紀(jì),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也許能少走不少彎路,避免很多人性撕裂的慘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