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一路向西:征服好萊塢(5)

誰在敲我的門 作者:(美)弗里德曼


在《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眾多優(yōu)秀的,令人難以忘懷的剪輯片段中,瓊·貝茲(Joan Baez)的演唱場面顯得相對沉靜。在全神貫注的50萬觀眾面前,瓊如夢似幻地演唱了《喬伊山》(Joe Hill),并清唱了《低低搖擺,甜蜜的馬車》(Swing Low,Sweet Chariot)。這段場景的構圖像美術作品一樣講究。在表現(xiàn)喬·科克爾(Joe Cocker)演唱《我的朋友們幫了點小小的忙》(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時,畫面被分割成兩半,一半用來表現(xiàn)歌手的真聲演唱,另一半用來表現(xiàn)歌手的假嗓伴唱。在記錄克羅斯比(Crosby)、斯蒂爾斯(Stills)和納什(Nash)的演唱時,畫面被分成了三塊。旁邊的兩塊使用了紅色濾鏡,中間的一塊光線相對暗淡。在演唱過程中,中間的一塊有時會完全暗下去,而在兩旁的畫面中,時而是演員的中近景,時而又變成特寫,給人一種神出鬼沒般的、奇妙的流暢感。表現(xiàn)桑塔那(Santana)演奏時的三分畫面,大量使用了鏡像手段。兩邊對稱站立的銅鈸者演奏簇擁著中央的鼓手,一時間眾聲喧嘩,好不熱鬧。斯萊與斯通家族(Sly and Family Stone)演唱的《我想帶你去更高的地方》(I Want to Take You Higher),在三分畫面技巧下更顯得人多勢眾。藍色濾鏡加強了夜晚的神秘效果,令這場激情四溢的表演看起來就像是群魔亂舞??偠灾?,《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全片中,不玩弄剪輯技巧的片段極其罕見。這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就是“導演剪輯版”結束之前,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那段冗長的吉他獨奏。然而,羅森鮑姆認為這一段是“畫蛇添足”,這一點有失公允。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段,我們才能更清楚地看出斯科塞斯和休恩梅克那點石成金的剪輯功夫,因為這一段系出自沃德利之手,屬于沃德利塞進“導演剪輯版”的那40分鐘。

假如說《剃須記》和《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隱約地流露出了斯科塞斯的政治傾向的話,那么《街景》則可以說是將斯科塞斯的政治觀點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了出來。這部75分鐘長的紀錄片,記錄了1970年席卷校園的學生示威行動。一些激情燃燒的紐約大學學生用16毫米膠片拍下了示威的片段,斯科塞斯則巧妙地將素材組合在一起。盡管《街景》毫無疑問也是斯科塞斯智慧的產(chǎn)物,但它的藝術成就和《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一樣主要來源于剪輯,而不是構思與導演(斯科塞斯承認自己只親自拍攝過結尾那場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