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迷信不僅局限于歐洲。在來自五大洲的諺語中,丈夫死了,遺孀都是嫌疑犯:
千萬別娶寡婦,除非她的丈夫是被絞死的。(英國及美國英語)
埋葬一個丈夫的妻子不介意再埋葬第二個。(法語)
娶寡婦為妻的男人應該準備好承受幾個家人的亡故。(墨西哥西班牙語)
蛇年出生的女人每張一次口,就吞進一個丈夫。[男人娶了蛇年出生的女人會早夭](中國藏族語)
躲避那個注定要克八條命的女人。[她一嫁人就克夫](漢語)
你和寡婦調(diào)情賣俏,可你知道是什么殺死了她的丈夫嗎?[警告人們不要急于娶寡婦進門](多哥巴薩語)
想娶寡婦為妻的男人務必先搞清,她和亡夫的死有沒有瓜葛。人們認為,寡婦與死亡之力有染,正是因為死亡蒞臨,奪走了她的丈夫。上述這些諺語全都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涉及諸如此類的迷信。[51]
藍胡子之類的殘暴故事倒是盡為人知,可諺語中并不存在對鰥夫如此這般的觀察,也幾乎沒有任何諺語描述死了丈夫還興高采烈的寡婦。
【喪親與悲痛】
女人聰明不聰明一變成寡婦就清楚了,男人聰明不聰明一開口就知道了。(中國唐古特語)
童話故事里的夫妻找到彼此后,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舉行婚禮的當天,人們用美好的祝愿表達了這一理想。祝夫妻長命百歲是祝愿之一。以下這則印度阿薩姆語諺語如是說道:“千萬別讓朱砂從前額上消失?!边@個婚姻幸福的標志表明,額上有朱砂的女人已經(jīng)結(jié)婚。該諺語表達了不希望女人守寡的愿望。
在很多文化里,乃至今天,成年女子的地位仍極大地取決于她們的婚姻狀況。寡婦發(fā)現(xiàn)自己身陷困境:丈夫走了,她失去了生活的精神支柱。丈夫死了,她也就“淪落”為一則巴西葡萄牙語諺語所說的“寡婦們是死男人的殘留物”。
諺語反映出那些導致寡婦日子難挨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失去丈夫意味著失去了妻子的地位。米尼安卡人使用倒下的樹這一隱喻恰如其分地說明了這一點:“猢猻面包樹倒了,現(xiàn)在山羊開始在上面爬?!保R里)它的意思是說:為人妻的女人受到人們的尊重,可一旦守寡就尊嚴盡失。因此,(還)有丈夫的女人為那些失去妻子尊嚴的人感到難過:“寡婦和少女得到已婚婦女的同情?!保ɡ璋湍郯⒗Z)而那些已經(jīng)守寡的人則熱切祈禱著能找回失去的地位:“求求你,上帝,別再讓我們繼續(xù)守寡?!保ǘ碚Z)守寡沒什么慰藉可言。伊博人輕描淡寫地說道:“只能告訴寡婦一句話――耐心。”也許另一個男人會到來,可寡婦目前的處境不甚光明。丈夫活著的時候受尊敬的女人等地位提供者謝世后就遭遇冷漠。為什么?
老處女和寡婦構(gòu)成有待社會解決的“非常規(guī)性”問題。寡婦破壞了現(xiàn)有的社會性別結(jié)構(gòu),有可能擾亂社會秩序?!肮褘D是無舵的船”,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該諺語不僅出現(xiàn)在中國,而且還有一個類似的越南語版本,同時也存在于南北美洲。女人應該聽男人的話,不過丈夫過世后女人又去聽誰的話呢?為了防止出現(xiàn)不可收拾的局面,一則西班牙語諺語針對寡婦(尤其是漂亮寡婦)的“問題”提出了三套解決方案:“豐滿的寡婦應該嫁人、下葬或被關(guān)進修道院?!盵52] 馬兒沒有騎手,這一隱喻也反映了一種失控的情況:
沒有騎手的母馬找到了塊草地。(西班牙語)
寡婦像甩掉了騎手的馬一樣快樂。(馬拉亞拉姆語)
寡婦像甩掉了騎手的馬一樣歡愉。(馬來語)
娶寡婦是危險的,因為她甩掉了騎手。(英國英語)
許多諺語強調(diào),女人一生都需要男人的保護:婚前需要父親的保護,婚后需要丈夫的保護。因此諺語一再說明,寡居的妻子完全仰賴他人的照料:“寡婦和閹雞,給什么吃什么?!保ò臀髌咸蜒勒Z)喪夫有時被看做是女人一生最大的悲?。骸皝G失東西倒霉一天,喪失丈夫倒霉一生?!保ň挼檎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