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家倫的校長生涯(4)

胡適和他的朋友們(增補本) 作者:智效民


經(jīng)過整頓,清華職員由上一年的90多人減為70余人。過去的常設機構招考處、職業(yè)指導部被撤消,舍務室、技術部被合并到其他科室,注冊部、圖書館等部門也精簡了人員。僅僅是裁減科室,就節(jié)約開支兩萬余元。與此同時,新聘教授卻增加了很多。當時受聘來清華的著名教授除了楊振聲、馮友蘭外,還有錢玄同、沈兼士、朱希祖、張星烺、翁文灝、葛利普、吳之椿、浦薛鳳、克爾文、陳錦濤、鄧以蟄、孫鎕、吳正之、薩本棟、謝惠、陳楨、孫瑞林等“國內(nèi)外學問能力頗為著稱之教授”(《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二卷上,第11頁)。據(jù)統(tǒng)計,羅家倫在任時“解聘不力教員三十余人,延攬優(yōu)良教授多達四十余人,并發(fā)送待遇與其他福利,使之安心教學和研究?!保ā犊箲?zhàn)前的清華大學》,第51頁)

這樣一來,教師的地位大大提高。提高教師地位,不是要與職員一爭高下,而是為了維護學術的獨立和尊嚴,避免把清華大學辦成衙門。馮友蘭說:“當時有一種議論,說清華有三種人物,:神仙、老虎、狗。教授是神仙,學生是老虎,職員是狗。這話雖然有污蔑之意,也說明一部分的情況?!保ā度商萌返谝痪?,第314頁)

作為國民黨要員,羅家倫肩負推行“黨化教育”的責任。但是“黨化教育”的宗旨與清華自由主義的傳統(tǒng)格格不入。所幸羅家倫畢竟是蔡元培得意門生,又在歐美接受多年自由主義的熏陶,因此他能夠比較妥善地處理這種矛盾。

羅家倫上任后,先后制定《國立清華大學條例》和《國立清華大學規(guī)程》,由主管部門頒布。這是確立清華管理體制的兩個綱領性文件。這兩個文件都對教授會和評議會的職能有明確規(guī)定。但是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還有許多具體事宜需要酌情處?。比如在后一個文件中規(guī)定,各院院長由“校長就教授中聘任之”(《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二卷上,第143頁)。但是,由于院長是評議會當然成員,而學校的許多重要措施都要由評議會審議才能執(zhí)行,因此教授們與羅家倫在這個問題上產(chǎn)生分歧,他們堅持院長應該由教授會選舉產(chǎn)生。最后羅家倫作了妥協(xié),決定院長人選先由教授會提出兩人,再由校長從中選定一人。這不僅化解了校長與教授之間的矛盾,也維護了教授治校的管理體制。馮友蘭說,這種體制“一直存在到1952年院系調(diào)整時期為止?!保ā度商萌返谝痪?,第318頁)這些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寫?,鑒于當時的形勢,有些話不好明說,但他的意思還是非常明顯的。

五、保護清華基金的辭職風波

羅家倫上任兩個月之后,向清華董事會提交一份《整理校務之經(jīng)過及計劃》,其中除了匯報到校經(jīng)過、考察所得、整頓情況外,還提出一個“將來計劃”。其中比較敏感的有兩個問題:一是運用清華基金,增添教學設備;二是改革清華基金的管理使用模式。

關于第一個問題,他說學?,F(xiàn)有設備,都是留美預備學校時代留下來的,與一所大學極不相稱。于是他提出要搞六大項目?1、建筑男女學生宿舍,2、建筑自然歷史館,3、建筑化學實驗室,4、擴充圖書館,5、建筑辦公處,6、擴充圖書儀器。這六大項目需要資金85萬元,因此他提出應該動用清華基金,否則無法進行。  這樣就自然引出第二個問題。羅家倫指出:“大家都知道清華有八百余萬的基金,算一算表面價值,似乎沒有什么錯誤;但是如果合一合實價,就不免使人氣短。大家或者也知道清華基金已有虧折,但是為什么虧折,尚實存若干,所存放的銀行是否可靠,均很難明確的解答?!彼J為“清華的基金向來是一個啞謎,很少有人能夠明白其實情?!币虼怂岢鲆獜氐浊宀榛?,嚴肅追究責任。

關于清華基金的管理和黑幕,羅家倫是偶然發(fā)現(xiàn)的。1928年初夏他還擔任戰(zhàn)地政務委員的時候,在北京看到湯姆生會計師事務所做的關于清華基金賬目報告。這份報告說,清華基金管理非?;靵y,有人動用基金隨便買股票、買公債,還有的前一天把基金存入銀行,第二天銀行就倒閉了。另外,管事者還利用換匯等手段,堂而皇之地貪污公款。因此羅家倫說:清華“基金的保管,……以前在北洋軍閥政府時代,有一個清華基金保管委員會,是由三個人組織的,一個是外交總長,一個是次長,一個是美國公使。自然外交部占了多數(shù)了。橫直賠款是退還給中國的,隨便你怎么辦,一個外國公債也不會因此來得罪中國外交部。于是外交部里的人,就把這幾百萬基金,隨意胡來,把他來做公債生意、來投機、來揮霍??傊l管基金誰發(fā)財?!保ā段幕逃c青年》第116頁)可見羅家倫的指責是有根據(jù)的。

當時清華董事會剛剛改組,對于羅家倫所提問題,董事會大多認可,但是卻不同意他動用85萬元清華基金的方案。無奈之下,他只好以辭職相抗爭。羅家倫說:“我的辭職不是對于黑暗的屈服。我是要以我的辭職,換取清華基金的安全與獨立,和清華隸屬系統(tǒng)的正軌化?!保ㄍ希┯谑?,在提出辭呈的前兩天,他草擬一份上萬字的長篇談話,?“所爭在議決案及制度問題”和公布“本校一切經(jīng)濟之實況”(《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二卷上,第68頁)為主題,寄給上海各家報社。在這份談話中,他不僅把湯姆生會計事務所的報告和清華基金的黑幕披露出來,還公布了前任校長濫用公款的問題。這個談話在葉楚傖主持的《民國日報》公布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筆者按:臺灣學者蘇云峰在《抗戰(zhàn)前的清華大學》中說,羅家倫曾“在上海舉行記者會,公布辭職理由”似有誤。參見該書第42-43頁)。

隨后,羅家倫一不做二不休,先后拜訪了美國公使馬慕瑞、國府委員戴季陶、陳果夫以及孫科等人,并提出“改隸廢董”的議案。所謂“改隸”,就是改變清華大學原來兩部共管的狀況,由教育部單獨管理;所謂“廢董”,則是廢除清華董事會,并將清華基金轉交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保管。經(jīng)過一番努力,教育部重新頒布《國立清華大學規(guī)程》,取代了上一年頒布的《國立清華大學條例》,從而使羅家倫的目的得以實現(xiàn)。

在“改隸廢董”過程中,羅家倫采取了許多非正常舉措。他說:“我承認我所取的辦法,有點非常,或者可以說帶點霸氣。但是向黑暗勢力斗爭,不能不如此。要求一件事的徹底解決,不能不如此。老于人情世故的人,開始就決不這樣做。但是我不知道什么顧忌。人家對我的仇恨我不管,我為的是清華的前途,學術的前途!”(《文化教育與青年》,第119頁)另外,馮友蘭也舉過一個具體的事例。他說,當年清華想招收女生,但“這個問題如果要跟有關部門商量,那就可能無休無止地討論下去”。于是,羅家倫就在招生簡單上加了男女兼收四個字,問題就解決了(《三松堂全集》第一卷,第313頁)。從這個事例中也可以看出羅家倫的辦事風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