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拉伯世界與中國(2)

夏商周與紅海的可疑關(guān)系:鎖定紅海 作者:蘇三


“阿拉伯世界”與中國文明起源究竟有無聯(lián)系?有,并且關(guān)系很大。不過我得補充一句,由于我的研究中國人與猶太人有關(guān)已經(jīng)深入人心,這個補充是必要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只是文化上存在區(qū)別,人種差別并不太大。在伊斯蘭教興起的公元7世紀之前,信仰猶太教與基督教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真的并沒有今天這樣大的分別,他們甚至穿同樣的衣服,說同樣的語言,有一個(大多數(shù)人認同的)共同祖先:亞伯拉罕。但在今天,他們勢同水火。假如亞伯拉罕在天有靈看到今天的一切,他肯定認為還不如當初真把兒子獻祭給上帝呢!他的后代在他的家園故土上你死我活爭戰(zhàn)不休,親者痛仇者快。

上面的議論并非大話,以色列人與阿拉伯人很可能在古代中國的土地上共同對付了一些敵人才建立了夏、商、周。在“三代”之前中國地區(qū)是有許多土著的,我認為紅海附近主要以閃族為代表的人們來到中國建立了夏、商、周政權(quán)。當然,夏、商、周本身的更替或許就是他們曾經(jīng)的矛盾與斗爭的一種體現(xiàn)。

本書討論的基礎(chǔ)建立在這樣的推論之上:夏朝由夏甲后代建立;“商朝”與今天紅海附近的也門、沙特地區(qū)有很大的聯(lián)系(不排除與地中海東岸也有聯(lián)系);周朝由亞伯拉罕的一支后人建立,他們有明顯的猶太痕跡。

夏甲被公認為阿拉伯人的祖先,這個女人有著耀眼而神秘的背景。她是“三代”的開始。

盡管中國人常常拿“5000年文明”來表達歷史的悠久,但這只是個沒人當真的文學(xué)概念,中國人自己比較認同的歷史是從4000年前的夏朝開始的,世界上比較認同中國的歷史從3600年前的商朝開始算起。并且中華文明的基礎(chǔ)是由“夏商周”三代奠定的。假如我們認定中華文明確實與夏甲和紅海文明有著廣泛深入的聯(lián)系,那我不得不說,中華文明實際上可能更多曾經(jīng)屬于阿拉伯文明。當然,是屬于伊斯蘭前文明。

我一直相信在中國與阿拉伯海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也就是說,中國的東部和南部(包括西南部)與中東之間一直存在著密切的海上聯(lián)系。

在無動力時代到底人們是否可以做到這一點?中國明代的鄭和做到了這一點。他依靠的只是風力和人力,僅用大約2~3年他就從東非回到了中國。這正巧合了我曾經(jīng)推測過的史前時期中東到中國一趟的時間:3年。這段海路不僅鄭和實踐了,1980年一位愛爾蘭航海探險家也親自駕駛了一艘原始無動力帆船沿這條海路借季風航行過。從南部阿拉伯半島的阿曼起程,經(jīng)阿拉伯海、印度、斯里蘭卡、印度洋、蘇門答臘、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到中國的廣州,共6000海里,行程220天,“這次了不起的航行再次證明了中國阿曼的古代海上貿(mào)易絕非‘天方夜譚’”①。

是否還有其他證據(jù)間接證明古代人遠航的能力呢?張光直先生在《古代中國考古學(xué)》一書中(440頁)說:“實際上,從東北到華北的交通,可能更多地通過海岸的路線;在龍山文化時期,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在文化上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其相互間的聯(lián)系,只能通過航海船只來進行?!?/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