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傍金是黃的傍玉是涼的(1)

母親詞典 作者:李建永


〖時令·風(fēng)俗〗

◆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

字謎:“出兔口,入雞腸;畫時圓,寫時方?!敝i底是個“日”字。我國古代計時,一晝夜十二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時辰等于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日出卯時(卯兔),日落酉時(酉雞),正午午時,半夜子時。俗話常說的“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是指同樣在“日出卯時”(早晨5時至7時)這一個時辰里,夏天早晨的5點(diǎn)已經(jīng)出太陽了,而冬天早晨的5點(diǎn)再走十里路天還不亮;同樣是“日落酉時”(下午5時至7時)這一個時辰里,冬天下午的5點(diǎn)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而夏天下午的5點(diǎn)再走十里路天還不黑。為了準(zhǔn)確地印證這句話,我查詢了北京天安門廣場每天嚴(yán)格按照太陽的升起和落下而升降國旗的時間表。一年里白天最長的一天是夏至(今年是6月22日,農(nóng)歷五月初八),早晨升旗是4:46,下午降旗是19:47;一年里白天最短的一天是冬至(今年是12月22日,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三日),早晨升旗是7:33,下午降旗是16:53。可以算出,夏至日出比冬至日出早2小時47分鐘,而日落則比冬至晚2小時54分鐘;夏至日出到日落的時間(即夏至天長)為15小時零1分鐘,冬至日出到日落的時間(即冬至天長)為9小時20分鐘,夏至比冬至天長5小時41分鐘。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平日里常說“日出卯時,日落酉時”,但是冬夏的“出入”卻是相差很大的。所以古代又有“夏日出寅入戌,冬日出辰入申”之說(參見漢·班固《白虎通義·日月》)。當(dāng)然,夏至和冬至是白天最長和最短的兩個日子--那就讓我們再看看立夏和立冬吧。立夏(今年是5月6日,農(nóng)歷三月二十日),早晨升旗是5:09,下午降旗是19:14;立冬(今年是11月8日,農(nóng)歷九月二十九日),早晨升旗是6:51,下午降旗是17:05。立夏比立冬白天天長了3小時51分鐘。那么整個夏天和冬天相較,平均每天白天多出4個小時是沒有一點(diǎn)問題的。所以老農(nóng)們常說:“夏日天長,早起三朝抵一工?!笨芍^千真萬確。俗話還說:“春分秋分,晝夜相亭。”春分(今年是3月21日,農(nóng)歷二月初三)早晨升旗是6:17,下午降旗是18:27;秋分(今年是9月23日,農(nóng)歷八月十三)早晨升旗是6:02,下午降旗是18:11。春分和秋分,都是早晨6點(diǎn)多太陽出來,下午6點(diǎn)多太陽落下,基本上晝夜均分。

〖人情·物理〗

◆靠墻墻會倒,靠娘娘會老,靠了大哥有大嫂

有些漢字的演變,頗有意思。譬如,“比”字原本是親密的意思,后來卻變成了對比、比較、比拼、攀比。又如,“靠”字原本是違背的意思,后來卻變成了依靠、倚憑、憑恃、憑靠。前后的意思滿擰。《說文》:“靠,相違也。從非,告聲?!薄稄V韻》和《集韻》亦曰:“靠,相違也?!薄队衿罚骸翱?,靠理相違也?!薄妒{齋養(yǎng)新錄》:“靠,相違也。今借為依倚之義?!鼻濉ざ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今俗謂相依曰靠,古人謂相背曰靠?!睆墓胖两?,社會上總有那么一類人,老想著沾親傍友、倚人靠人、沾光討便宜撈油水。這是一種最沒骨氣、最沒出息的懶漢二流子思想。老人們常說:“靠親戚吃飯餓死,靠朋友穿衣凍死?!倍疫€說:“望山跑死馬,指人都是假!”漢·韓嬰《韓詩外傳》:“魏文侯問狐卷子曰:‘父賢足恃乎?’對曰:‘不足。’‘子賢足恃乎?’對曰:‘不足?!仲t足恃乎?’對曰:‘不足?!苜t足恃乎?’對曰:‘不足?!假t足恃乎?’對曰:‘不足?!暮畈蛔魃唬骸讶藛柎宋逭哂诖?,一一以為不足者,何也?’對曰:‘父賢不過堯,而朱丹放;子賢不過舜,而瞽瞍拘;兄賢不過舜,而象放;弟賢不過周公,而管叔誅;臣賢不過湯、武,而桀、紂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從身始,人何可恃乎?’《詩》曰:‘自求伊祜?!钡拇_,“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人何可恃乎”?總想著倚靠別人是最不靠譜的,真正可以憑恃的只有自己,故曰“自求伊祜”。俗話說:“靠墻墻會倒,靠娘娘會老,靠了大哥有大嫂?!庇终f:“爹娘廣有,還得張口;哥嫂富有,不敢伸手?!边€說:“爹有娘有,不如自有;哥有弟有,等于沒有?!辈⒄f:“夫妻有,隔層手?!彼哉f,“靠張靠李,不如靠己”,“靠兒靠女,不如靠胳膊靠腿”。

◆傍金是黃的,傍玉是涼的

據(jù)《墨子·所染篇》講:“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庇纱丝梢姡鐣h(huán)境、人際關(guān)系對于人(尤其是孩子)的影響和塑造,是非常重要的。明·張岱《夜航船·倫類部》引《烈女傳·鄒孟軻之母傳》:“孟子少時,居近墓,乃好為墓間之事。孟母曰:‘非所以教吾子也?!巳?。居市廛,孟子又好為貿(mào)易之事。母曰:‘此非所以教吾子也?!瘡?fù)去。居學(xué)宮之旁,孟子乃設(shè)俎豆,揖讓進(jìn)退。孟母曰:‘此可以教吾子也?!炀又?。”這就是對后世因響深遠(yuǎn)的“孟母三遷”的故事。還有一則“王母窺友”的故事?!缎绿茣ち袀鞯诙ね醌晜鳌罚骸埃ǐ暎┦茧[居時,與房玄齡、杜如晦善,母李(氏)嘗曰:‘而必貴,然未知所與游者何如人?而試與偕來?!瘯g等過其家,李窺大驚,敕具酒食,歡盡日,喜曰:‘二客公輔才,汝貴不疑?!逼仗煜轮改福l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有才華、有學(xué)識、有抱負(fù)、有前程的人相交往呢?王珪嘗與“房謀杜斷”之二公相交游,后亦與房、杜及李靖、溫彥博、戴胄、魏征等同朝為輔政。這就叫做,與什么人相交,即與什么人相靠,也才最有可能成為什么樣的人。諺云:“傍著勤的沒懶的,傍著饞的沒攢的?!币嘣疲骸叭税橘t良智轉(zhuǎn)高?!睋?jù)《說苑·敬慎》講:“孔子見羅者。其所得者皆黃口也??鬃釉唬骸S口盡得,大爵獨(dú)不得,何也?’羅者對曰:‘黃口從大爵者不得,大爵從黃口者可得?!鬃宇欀^弟子曰:‘君子慎所從。不得其人,則有羅網(wǎng)之患?!贝缶粽?,大雀也;黃口者,小雀也。捉鳥人在地上支起竹羅,撒下糧食,誘而捕雀。小雀跟上經(jīng)驗(yàn)老到的大雀覓食,則不落羅網(wǎng);大雀跟上黃口小雀覓食,則小雀落網(wǎng),大雀逃逸。正因如此,孔夫子才教導(dǎo)弟子:“君子慎所從。”所以俗話常說:“挨金似金,挨玉似玉?!庇终f:“傍金是黃的,傍玉是涼的?!边€說:“跟上啥人學(xué)啥人,跟上狐貍學(xué)妖精?!?

◆男孩玩玩是好的,女孩玩玩是巧的

俗話說:“調(diào)皮的騾子能拉套?!庇终f:“男孩玩玩是好的,女孩玩玩是巧的。”“玩玩”這個詞用得真好,一方面描摹出小孩子的調(diào)皮搗蛋勁兒,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大人對“小淘氣包”的寬容和欣賞。古人講,君子不備責(zé)于童子焉?!抖Y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髦,七年曰悼。悼與髦,雖有罪不加刑焉?!逼邭q以前的兒童,雖有罪不加刑焉,更何況是平日里的頑皮淘氣呢。俗話常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庇终f:“從小看大,七歲到老?!蔽沂窍嘈乓粋€人骨子里的東西是與生俱來的。能鬧騰的孩子,起碼證明了他的生命力的旺盛;倘能鼓搗出一些“精致的淘氣”來,就更證明了其智商的不同尋常。雖然歷史上(以及現(xiàn)實(shí)生活中)也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特例,但“小時了了,長大更佳”的例子還是占據(jù)多數(shù)的?!妒勒f新語·言語》:“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牧馬按:孔融乃孔子二十世孫)與君先人伯陽(牧馬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呐e曰:‘想君小時,必當(dāng)了了。’韙大踧踖?!笔聦?shí)證明,孔融小時了了,長大后亦名列“建安七子”之中,品節(jié)才具依然俱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