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由的森林(2)

現(xiàn)實即彎路 作者:鄒波


“那玩意”是大豆。這幾年許多人繼續(xù)種,但開始賠錢,越來越冒險,“入世緩沖期”結(jié)束后,波動開始了。

“大不了自盡”,先在地頭遣散子女——可說話人還是忐忑,怕回家發(fā)現(xiàn)談的是自己。

三百年前山東的自耕農(nóng)開始來東北,眼下這片地還完全是原始森林,從鼻子底下一直推到天邊,不言自明的可耕面積將心撐大、撐破。巨大的自然經(jīng)濟塑造了無數(shù)內(nèi)心的帝國。

但這里的無霜期那么短,土地很多時候也不過是荒著……森林或耕地,其下也終歸是荒原的本來面目,哈代竟然這么說。

“哪怕只是一瞬間,也足可豐收那么些……”

過嫩江后,列車基本成了本地交通車,繼續(xù)上人。來了些不知是否有票的拾荒者,一個大嫂直接坐我腿上。我一時不太能理解她們談?wù)摰年P(guān)于垃圾的學問,總之,似乎是在說有時候把東西從車皮上扔到了地上,卻再也找不到它們,有時候又意外地拾到一些別人丟失的東西,總之是一個個說明刻舟求劍的小故事。她們傳看著一根似乎是用鋁制作的粗細不勻的項鏈,她們生活中肯定很少得到過饋贈,以至于有一個嫂子始終把一把根部還在脫落土壤的香菜拿得緊緊的,據(jù)說是有人送給她的,甜蜜得像愛,并問列車員和我要不要來點。她們的眼白里都是黑灰。

列車到一個叫大楊樹的地方開始爬坡,車上那三個尼姑下了車,消失在鐵路邊的鐵皮院子里,那里毫無隱修氣氛,像個小型的集體農(nóng)莊。只是鐵路似乎變窄,樹木更加迫近,但耕地不見了,車里車外勇敢的農(nóng)民也一下不見了,只留下尼姑的一個熱饅頭在我手中。

尼姑的干糧很誘人,揣著,一路都像剛出爐。她們消失在農(nóng)莊里,墻上寫著“南無”等字,我趕緊把這個地方記下來,想以后有機會探訪——“大楊樹居士林”——但這時候旁邊拾垃圾的嫂子們立刻湊攏了過來,一個說:“我最喜歡看人寫字了。”

過去的旅行中我遇見不少需要幫助的人,但都沒有成功幫到他們,大部分因我的無力,一小部分是因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愿望。嫂子們的交談缺乏邏輯,有很多矛盾之處,記性也差,口齒不清,讓人不免歸咎于沒讀過書,我在中國其他一些地區(qū),也感受過沒文化而給人造成的智力遲鈍的結(jié)果,全然沒有小說里那種純真天然的鄉(xiāng)村激情和智慧,那種耕牛一樣的沉默和木訥,感受不到什么樂趣。許多人在性方面也需要最基本的教育,不能自己領(lǐng)悟出來。在北方我認識了一個農(nóng)民,他不知道怎么愛女人,甚至當女人爬到他身上,他的哥哥把這歸于“沒上過學”的結(jié)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