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歷史沒有如果(2)

寫給上班族的世界史(上):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作者:押沙龍


就在這時,對面忽然爆發(fā)出了戰(zhàn)斗的吶喊。

希臘人出現在前面!矛與盾遮蔽了通路。

列奧尼達并不愚笨,他已經預測到這個危險,事先已經派出一支部隊扼守這個小道。他沒有失策。

唯一的錯誤在于整個的戰(zhàn)略:溫泉關的希臘軍隊太少了。

列奧尼達的部隊只有七千人,他派不出足夠的士兵去同時扼守中門和小道。為了這條小道,他只能派出一千福西亞重裝步兵。這已經是極限。

而一千人是不夠的。十倍于它的波斯人發(fā)起了進攻。

福西亞人的陣線崩潰了,斯巴達人向山頂跑去,準備戰(zhàn)死在那里。但波斯人并沒有追擊,而是全速向山下奔去。

如果當初斯巴達人沒有堅持留下希臘主力部隊,一切都將不同。哪怕希臘人派出的不是七千人,而是一萬四千人,一切也將不同。也許希臘人將會固守溫泉關,也許波斯的遠征就將終結,也許以后的災難就不會發(fā)生。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

是無情還是無畏

溫泉關的希臘人和波斯人一樣,也度過了難眠的一夜。

入夜時分,希臘人舉行了占卜。占卜師檢查了祭物的內臟,宣布希臘人將會在黎明迎來死亡。這個可怕的預言讓他們心情沉重。深夜,他們又從投誠者那里得到消息,波斯人將要從小道迂回溫泉關。希臘人還沒有來得及作出反應,偵察兵又帶著壞消息匆匆趕來:山道已經失守了。

希臘人陷入了驚恐。他們馬上召開作戰(zhàn)會議,商討應對方案。

列奧尼達做了決定:同盟軍撤出溫泉關,而斯巴達人將固守陣地。

這是一個自殺式的決定。但是列奧尼達決定作出這個犧牲。撤退將導致波斯人的追擊,必須有人殿后。那么,斯巴達作為同盟領袖,又怎么能要求用別人的死換回自己的生?斯巴達勇士從沒有在戰(zhàn)場上退縮過,這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光榮。這次也不會例外。

在列奧尼達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那則神諭是否縈繞在他心頭?是否他的死能使斯巴達得救?如果是那樣,死亡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斯巴達人的勇氣感染了他們的伙伴。一千一百名同盟軍愿意和他們并肩作戰(zhàn)。他們是七百鐵斯匹亞人和四百底比斯人。①

黎明時分,同盟軍主力撤出了溫泉關。在海霧彌漫的晨曦中,離開的人和留下的人作了最后的訣別。前者將去求生,后者將去赴死。

盟友離開后,列奧尼達讓士兵們吃了最后一頓飯。他說:“好好吃頓早飯,今晚我們將在地府聚餐?!?/p>

飯后,列奧尼達下令出擊。既然他們已經腹背受敵,扼守中門已經毫無意義。希臘人于是前進到西門,和波斯主力一決死戰(zhàn)。

十點鐘左右,溫泉關的最后一戰(zhàn)開始了。

列奧尼達率領一千四百名戰(zhàn)士沖向波斯人的陣地。他的目的在于殲滅敵人,最好能夠殺死薛西斯本人,那將意味著戰(zhàn)爭的終結。

當希臘人吼叫著沖來時,波斯人驚呆了。他們本打算從兩面夾擊,殲滅希臘軍隊,現在他們卻出其不意地發(fā)起進攻。在他們眼里,這是一群喪失了理智的瘋子。當年在馬拉松,他們也是這么看待雅典人的。

希臘人已知必死,現在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殺戮。發(fā)紅的雙眼,撕裂的喉嚨,燃燒的生命之火……尸體,尸體,更多的尸體。波斯大軍一片一片地倒下。陣地陷入了混亂,敵友已經混成一片。在恐懼與紛亂中,波斯人彼此殺戮、彼此踐踏,場面一片狼藉。無人顧及死者的呻吟,很多人被戰(zhàn)友踏成肉泥。不少士兵開始逃散,波斯人的軍官用皮鞭抽打他們,逼他們向前。張皇失措中,許多波斯士兵被擠到了海里,在那里活活淹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