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魯迅軼事

國學大師之死 作者:同道


◎魯迅與許姓

魯迅生平有五位姓許的知己好友:許季上、許壽裳、許欽文、許羨蘇、許廣平。許廣平后來成為魯迅的愛人伴侶。

有一次魯迅去曹聚仁住處,看見曹的書架上堆積了魯迅的種種作品以及一大堆資料片,魯迅就以為曹聚仁準備替他寫傳記。曹聚仁笑著對魯迅說:“我是不夠格的,因為我不姓許?!濒斞嘎犃瞬艿脑?,也笑了,說:“就憑這句話,你是懂得我的了!”

◎許壽裳為魯迅編年譜

魯迅逝世三個月后,上海文化界同人擬印一本紀念集,大家認為書中應有一份“魯迅年譜”。商定民國以前由周作人寫,南京、北京時期由許壽裳寫,上海部分由許廣平寫,最后由許壽裳總其成。許壽裳秉筆直書魯迅的婚姻和愛情生活:“(民國)前六年,六月回家與山陰朱女士結(jié)婚?!薄埃駠┦?,與許廣平女士以愛情相結(jié)合,成為伴侶。”

許廣平收到年譜初稿后,當即將自己寫的一份初稿寄給當時在北平的許壽裳,附信說:“關(guān)于我和魯迅先生的關(guān)系……彼此間情投意合,互相信任……就不要有任何俗套。我們不是一切舊的禮教都要打破嗎?”在她自己擬的年譜初稿中,坦然自陳:“民國十六年,與許廣平同居?!痹S壽裳欣然認可。

◎魯迅“瞪”蕭軍

有一次在魯迅家里閑談,蕭軍看見桌子上有一具小孩釣魚的人型玩具,為了試試釣竿到底有多大彈力,他用粗大的手指不停地摁起來,終于“咔”的一下釣竿斷了。魯迅先生望了蕭軍一眼,蕭軍直覺到先生“瞪”他,便感到自尊心受傷害了,從此就不到先生家里去了。

蕭紅卻照樣歡歡喜喜地前去。魯迅先生很快察覺了,問蕭紅:“那一位(指蕭軍)怎么好幾天沒有來?”

“他說你瞪他了,他不來了?!?/p>

魯迅先生溫和寬厚地笑了,說:“告訴他,還是來吧!我沒‘瞪’他,我看人就是那個樣子……還是來吧!”

蕭紅回去轉(zhuǎn)達了魯迅的話,蕭軍正苦于找不到臺階,一聽這話,第二天趕忙跑到魯迅那里。開始他還有點不自然,但魯迅壓根就不提蕭軍慪氣的事,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過。漸漸地蕭軍又恢復常態(tài),同魯迅高談闊論起來。

◎魯迅母親讀《故鄉(xiāng)》

魯迅的母親識字,喜歡讀中國的舊式小說,魯迅和周作人就到處搜羅小說給她看。老太太看書很快,大約過個把星期,就會跟魯迅要書看。

《吶喊》出版之后,有人給老太太看,特別指明《故鄉(xiāng)》一篇特別好,老太太馬上戴上眼鏡,開始讀《故鄉(xiāng)》。讀完這篇之后,她原書交還,說:“沒啥好看,我們鄉(xiāng)間,也有這樣的事情,這怎么也可以算小說呢?”

1.紹興

1881年出生于浙江紹興;1893年,祖父因行賄主考官被判“斬監(jiān)候”,家道就此敗落;12歲開始在三味書屋讀書。

2.紹興 → 南京

1898年,因家貧退學,不久前往南京進入江南水師學堂管輪班讀書,半年后轉(zhuǎn)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shè)的礦務鐵路學堂,讀《天演論》,接受進化論。

3.南京 → 日本

1902年春,礦路學堂畢業(yè),被選為五名赴日留學畢業(yè)生之一,進東京弘文學校,學習日語和基礎(chǔ)課,頻繁接觸革命黨人,民族憂患意識和民族自尊心更加強烈;次年,毅然剪掉辮子,為本班剪辮第一人;1904年秋改學醫(yī)術(shù);1906年4月棄醫(yī)從文,回到東京;同年夏,回國成親;婚后第四天,攜周作人一起回東京,加入光復會;1908年,師從章太炎學習《說文解字》,同時深受章太炎排滿思想影響。

4.日本 → 紹興

1908年,結(jié)束七年留學生活回國,擔任浙江兩級師范學堂生理和化學教師;1910年7月,就任紹興府中學堂學監(jiān);辛亥革命爆發(fā),組成“演說隊”上街;紹興光復后,出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

5.紹興 → 南京

1912年,應蔡元培之邀,前往南京教育部任職,從此開始14年的教育部職員生涯。

6.南京 → 北京

1912年5月,隨教育部遷往北京;8月被任命為教育部僉事,對國事深感失望,在業(yè)余時輯錄和校勘古書,看佛經(jīng),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心緒極為寂寞;1918年4月,應錢玄同之邀參加《新青年》,同月發(fā)表《狂人日記》,聲名鵲起;1920年受聘為北大講師,此后六年間,先后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等校任教,講授中國小說史,后將講義整理成《中國小說史略》出版,打破中國小說歷來無史的局面;1923年與周作人失和,支持女師大學生風潮運動,“三一八”慘案后寫《記念劉和珍君》,不久遭段祺瑞政府通緝。

7.北京 → 廈門

應林語堂之邀,1926年前往廈門大學擔任國文系教授兼國學院研究教授,開設(shè)“中國文學史”課程,后整理成《漢文學史綱要》出版。

8.廈門 → 廣州

1927年春,辭去廈門大學教授職務,應廣州中山大學之聘,擔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長;參加革命活動,要求學校當局營救被捕學生,遭到冷拒,憤而辭職。

9.廣州 → 上海

1927年10月,攜許廣平到上海;1930年,發(fā)起成立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并參加領(lǐng)導工作;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1936年10月19日,于上海家中去世,喪禮極盡哀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