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福記西服”的價錢并不便宜,式樣也不算新潮。在大家眼里,牛老板人固然和藹,做生意卻總有點怪怪的。
譬如有人自己拿布料上門,請牛老板剪裁,料子太差的,牛老板一定拒收;顧客要求特別的花樣,牛老板也一般會拒絕。就因為這樣,推出去的生意還真不少。更怪的是,每個“福記西服”的員工,都跟牛老板有同樣的堅持,甚至出去開了分店,仍然秉持牛老板的原則。據(jù)說,牛老板有一件非常珍貴的“鎮(zhèn)店之寶”,讓看過的人都成了“怪原則”的忠實信徒。
其實那件“鎮(zhèn)店之寶”只是一件西服上裝?!斑@是我早年在××城開業(yè)時做的?!迸@习蹇偸侵钢羌鞣f,“有一天來了一位顧客,拿著料子,要我為他剪裁,我一看布料,說:‘這料子太差了,只怕不值得吧?’顧客回答:‘你只管賺工錢就成了,管什么料子?’我心想也對,就接了?!迸@习褰忾_那件西服的扣子,嘆口氣,“接著,那顧客又要我把扣子和扣眼縫成不一樣高。我笑說,‘那不是太滑稽了嗎?’顧客還是那句話:‘你照做,只管賺工錢就成了!’我再想,只要他給錢,有什么問題呢?就答應(yīng)了?!?/p>
牛老板繼續(xù)講故事,語氣卻更加低沉,“沒多久,對門開了一家西服店把我的生意全搶了。只要有客人去,那店老板就會拿出一件西服給他看,讓對方摸摸布料,看看扣子,再翻翻領(lǐng)子里釘?shù)纳虡?biāo),那是我的商標(biāo)?。 ?/p>
停了半晌,牛老板舉起手上的西裝:“我不得不關(guān)門大吉了。臨走,我到對面那家店,拜訪了他們老板,正是來我這兒做西裝的那個客人。我說:‘我要走了,再也不回××城混了,唯一的請求是,能不能允許我買回自己做的那件西裝?’他給了,就是我現(xiàn)在手里這件。末了,他對我說:‘年輕人,錢固然重要,原則卻更重要??!’”
幾十年來,這件西服一直掛在“福記”的柜子里,每個店員打開柜門拿東西時都能看到。
牛老板因為吃過一次大虧,所以終生記著一個教訓(xùn):原則比錢重要。貪圖眼前的蠅頭小利,最終卻砸了長遠的招牌。店鋪雖小,也要有品牌意識。牛老板吃虧之后,一直堅守“福記”的獨特經(jīng)營原則,不做劣等料子,不做特別花樣。雖然推掉了一些生意,但是漸漸地,“福記”良好的名聲傳播開去,自然不愁客源。
在企業(yè)營銷中,大多數(shù)的企業(yè)已經(jīng)達成共識,營銷的最高境界是品牌經(jīng)營。因為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往往比較的就是品牌。事實上,小店經(jīng)營中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