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致力于培訓具體技能的機構,公司、非營利組織、研究院及其他目標導向的機構也有相當多的刺激因素來鼓勵它們在教育方面進行嘗試。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教育往往被視為與其主要體制性使命不甚相干。公司若致力于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它就傾向于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本質功能方面,而不會在那些毫不相干、似乎微不足道的活動上面“浪費時間或金錢”。
現(xiàn)代社會經濟狀況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工作單位的現(xiàn)實情形。技術熟練的工人和技術不熟練的工人都有極大的流動性,這使得人們換單位、換工作更為容易。現(xiàn)在,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找到辦法,才能保持一個團隊的運行,使每個層次的員工都對自己的現(xiàn)狀感到滿意。而且,人類活動的每個方面都發(fā)生著接連不斷的快速變化,這要求每個機構都靈活機動,對文化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回應。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創(chuàng)造性。有什么能比得上為全體職員營造一個更具滋養(yǎng)性和更善解人意的環(huán)境更有效果呢?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人們覺得自在,感覺自己有價值、有權力,認為自己作為個體受到了重視。
在一心要獲得或留住雇員的機構那兒,這個原因我們每天聽到得越來越多,說的是要提供兒童保育、健身設施及其他類似便利以及各種各樣的健康和退休福利。獲得學習和自由交流機會的便利性將愈發(fā)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為大多數雇員都愿意而且能夠確定自身探索和學習的日程,因此應該給他們充足的條件接觸最新的交流手段和信息檢索手段。應該給他們提供空間進行非正式會面,提供安靜的房間進行閱讀和學習。應該鼓勵他們邀請專家,對那些與其日常工作并不直接相關的領域進行討論和交流。
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正在發(fā)生并產生作用,它與同工作相關的不斷學習和為了學習而學習都有關系。人們越容易獲取學習的來源,對這一來源的要求就會越高。CD、VCD、互聯(lián)網、人與人之間的多媒體互動、廉價且易得到的復印材料,所有這一切都會讓公眾要求更多,他們要求更高的質量、更大的相關性、更具深度的信息、知識、理解和智慧。供應創(chuàng)造需求。我們可以預見一個時代的到來,到那時,每個人實際上都既是學習者又是學習的促進者,這種學習對每個人都是開放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周圍的文化成為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的終身繼續(xù)教育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