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北京,本人與一香港大學者就黃金問題進行了簡短探討。該學者認為,美元不可信,黃金也不可信。他說,國民黨從大陸潰逃臺灣時刻,法幣不值錢,黃金也不值錢,一根金條只換得兩筐土豆。我說,兵荒馬亂之危機時節(jié),就不能用平常眼光看待貨幣購買力,紙幣此時就會還原紙的本質(zhì),而黃金才是真正的一般等價物,能換得兩筐“救命土豆”的只能是黃金,這反而體現(xiàn)出黃金的真正貨幣價值。
黃金的真正貨幣價值恐怕是發(fā)達國家不斷積攢黃金而危機之時寧可濫發(fā)鈔票也不松手黃金的重要原因。黃金是天然的貨幣,是一切商品價值、信用貨幣乃至大眾心理的天然尺度,是自由經(jīng)濟的緊身衣,是美元霸權的緊箍咒,所以美國持續(xù)打壓黃金,經(jīng)濟自由主義者則咒罵黃金支持者為“金蟲”。長期以來,中國似乎聽歪信邪而鄙視黃金,不知疲倦地用黃金換美金,用真金換偽金。由此不僅落入“美元陷阱”,而且在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之時,同樣會遭遇日元國際化“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尷尬信用窘境。
在美國金融海嘯發(fā)生一周年之際,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再破1000美元/盎司,國際金融由此穩(wěn)步進入“千金時代”。盡管黃金成為國際貨幣有著巨大障礙,但是這并不妨礙黃金應有的地位與價值。長期以來,美國因為美元霸權的需要,不遺余力地打壓黃金,唱衰黃金。中國成語有“眾口鑠金”,但是俚語也有“真金不怕火煉”。事實表明,“黃金非貨幣化”本是個歪理,“黃金無用論”則純粹是個邪說。中國似乎聽歪信邪而鄙視黃金,不知疲倦地用真金換偽金,在美元陷阱中越陷越深,如今在美元不斷貶值的大勢下,只能無奈地坐等龐大外匯儲備被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