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一書出于明朝中葉,流傳天下四百余年,讀此書者雖數(shù)不勝數(shù),卻都無可回避地遇到了書中一個最重大的疑問:
在《西游記》第八回之前,猴子闖龍宮、亂地府、偷桃盜丹、大鬧天宮,十萬天兵滿天神仙都奈何不了這個“妖猴”,本領(lǐng)何其之高,手段何其之厲害!可從第十四回開始,一直到第一百回結(jié)束,取經(jīng)路上出現(xiàn)的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卻幾乎每一個都可以叫這昔日里的“齊天大圣”痛苦不堪,猴子哭過、傷過、命也差點兒丟過,最后差不多都是由某某神仙下凡來收服了妖怪,取經(jīng)團隊才能重新上路。
經(jīng)此前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猴子以“大鬧天宮”事件為分水嶺——由一個無所不能、天不怕地不怕、敢和玉皇大帝爭第一把交椅的齊天大圣,變成一個連曾經(jīng)是其手下敗將的各路神仙的坐騎或者家奴都打不過,都要四處求援的猴子。
為什么孫悟空大鬧天宮前后實力的差距,會有這樣巨大呢?
這便是《西游記》中的第一謎案——“孫悟空大鬧天宮前后實力矛盾之謎”,簡稱為“猴逆案”。
“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备鶕?jù)海明威的說法,我們可以這樣認(rèn)為,“猴逆案”其實也只是這一座神秘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已,海水深得很,而隱藏的秘密更是深得很……我們需要仔細(xì)地梳理一下頭緒:
一根線頭最先被我們撥了出來,他就是猴子的師父:須菩提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