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高通脹或低利率時,租房子不如買房子嗎
買房戒急用忍,切莫因小失大
投資除了需要資金,更需要理性,才能趨吉避兇、化險為夷、持盈保泰;但投資市場卻充斥著各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或神話,讓投資者無所適從,有些人更因一時財迷心竅,或被巧言迷惑,一失足成千古恨。
例如,股市指數(shù)快速飆升時,便有人鼓吹:“不趁此時買股,更待何時?!钡鹊焦墒兄笖?shù)屢破新低時,就另有人站出來疾呼:“股價這么便宜,千載難逢,不買太可惜。”而最常見的情況是,散戶追漲殺跌、哀鴻遍野,住進不知何時可解套的“套房”里。
購房者也常遺忘,買房子最主要的目的是自住消費,投資只是次要目的,他們常常本末倒置。一旦認為投資重于消費,購房者很容易被“房地產(chǎn)神話”誤導,甚至淪為“房奴”,成天幫銀行“賺錢”,為沉重的房貸奔波辛勞。
“房地產(chǎn)神話”的根本精神,同樣也是“買房有百利而無一害”。景
氣好時得買房,否則無法享受房價升高所帶來的財富增值,即使有再多現(xiàn)金,也將因通貨膨脹而越來越少;景氣差更得買房,因為如果沒有趁低價、低利率時購房,未來將后悔莫及。
不少人相信,“在高通脹或低利率時,租不如買”是鐵一般的事實,完全不容挑戰(zhàn),甚至以為,此時不買,真對不起自己。然而,真的如此嗎?
不管經(jīng)濟好壞,神話無時不在
從2008年年初到2009年,中國臺灣地區(qū)從高通脹轉(zhuǎn)換到低利率,轉(zhuǎn)折之迅速,史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