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人都知道,日本東京的神保町舊書街很有名,兩邊滿滿的全是舊書店。許多中國作家、學(xué)者都喜歡逛這個地方,因為里面也能找到不少中文書。因為歷史的原因,很多中文典籍、著作都流傳到日本去了,我有一個朋友曾在那兒找到過魯迅的書信,真是很難得。
《古本屋女主人》講的就是日本舊書店的故事。在日本,凡是二手書、舊書都叫“古本”,倒并不是專指那種特別稀少的珍本,“古本屋”也就是舊書店了。這本書的作者田中栞是一位經(jīng)營舊書店的女性,這就打破了一個慣有的刻板形象,很多人會覺得藏書家都是男的。
比方很多故事說,藏書家怕老婆,因為每次買書回去都要被老婆指責(zé),覺得書把家里的空間都占滿了,而且錢都拿去買書了,孩子的奶粉錢怎么辦啊,等等。這個故事里有一個潛在假設(shè),就是所有藏書家都是男人。事實上很多女人也很愛書,而且她們癡迷程度說不定還更夸張。
田中栞結(jié)過兩次婚。第一次嫁的是個編輯,本以為編輯也是愛書人,沒想到他卻只是把編書當(dāng)成工作而已。兩個人出門旅行的時候,她因為愛書愛過了頭,只對書店感興趣,后來老公說,雖然我也喜歡書,卻不像你那么喜歡舊書店。結(jié)果這段婚姻維持了三年。第二次她干脆嫁了個舊書店老板,而且結(jié)婚的時候聲明,不要什么結(jié)婚戒指,要一個漂亮的名牌書架就行。大學(xué)時代的老師來參加她的婚禮,一來就說,哎喲,原來你老公是個賣舊書的,“你是嫁給他還是嫁給他的書店?”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
田中栞從小就喜歡搜集各種印刷品--不要說書了,連小學(xué)時候的畢業(yè)冊、日記、通訊錄都悉數(shù)保留至今,任何印刷品哪怕是廣告目錄也會盡量保存,實在沒地方放了才不得不丟棄一點。愛書愛到這個程度,她一看到破損的書就會心疼。有一回一本很重要的書泡了水,她就用干凈的紙一頁一頁插進(jìn)去吸水,然后再換紙再吸,這樣連續(xù)搞了大半天,才平平整整地吸出了整本書的水分。
后來她生了小孩,孩子從小生活在書店的環(huán)境里,自然會跟別的孩子不一樣。有時孩子把書頁撕下來吞進(jìn)肚子,拉屎的時候有些沒消化的紙也會拉出來,上面還有字。于是她就驚喜地夸贊:“哎呀!真是個好孩子,書吃下去,還能拉出一段書來,了不起啊?!边@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命運也就可想而知。整個小學(xué)階段的畫圖日記畫的要么是她家的書店要么是外頭的書店,如果跟父母一起出門逛街,多半也是往舊書店跑。
不過,這樣的家庭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因為現(xiàn)在舊書店的經(jīng)營越來越困難了,一家人的生活也會比較窘迫。田中栞就兼職做校對貼補(bǔ)書店的虧損,總之是舍不得這家書店,一家人就這么風(fēng)雨同舟,把這個舊書店撐下去。
(主講 梁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