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群體的意見與信念中的間接因素(4)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龐


   第一章:群體的意見與信念中的間接因素(4)
  
  從這段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沒有長達一個世紀的情緒積累,西方世界也不可能在倉促之間有此決定。而如果沒有幾個世紀的殺戮與犧牲,西方的民眾也絕不會意識到這樣的集體狂熱有多荒謬。
  
  因此,時間是我們最可靠的主人,為了看到一切事物有何變化,應當讓它自由地發(fā)揮作用。
  
  沒有哪種統(tǒng)治形式可以一夜之間建立起來。政治和社會組織是需要數百年才能打造出來的產物。封建制度在建立起它的典章之前,經歷了數百年毫無秩序的混亂。絕對君權也是在存在了數百年后,才找到了統(tǒng)治的成規(guī)。而這些等待的時期往往是極為動蕩的。
  
  正因為如此,面對今天群眾可怕的抱負以及它所預示的破壞和騷亂,我們深感不安。要想看到平衡的恢復,除了依靠時間,再也沒有別的辦法。
  
 ?。?)第四條導火索: 政治和社會制度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制度能夠改革社會的弊端。
  
  各種社會學說都有同樣的看法:改進制度與統(tǒng)治可以為國家?guī)磉M步,社會變革可以用各種命令來實現(xiàn)。
  
  現(xiàn)在我們要說明的是,這些看法乃是一系列嚴重的謬見。因為制度與制度之間,根本不存在好和壞的區(qū)別。
  
  我們知道,制度是觀念、感情和習俗的產物。
  
  我們又知道,觀念、感情和習俗是相當穩(wěn)定的東西,絕不會隨著改寫法典而被一并改寫。
  
  這樣一來,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它就無法隨意選擇自己的制度,就像它不能隨意選擇自己的頭發(fā)和眼睛的顏色一樣。
  
  既然制度和政府都是民族的產物,這就決定了它絕對不可能創(chuàng)造某個時代,只能被這個時代所創(chuàng)造。
  
  每個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民族性格,對各民族的統(tǒng)治,不是根據他們一時的奇思怪想,而是他們的民族性格決定了他們要怎樣被統(tǒng)治。一種政治制度的形成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改造它也同樣如此。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世界上既不存在一個絕對的好制度,也不存在一個絕對的壞制度。而各種制度也沒有固有的優(yōu)點,就它們本身而言,它們無所謂好壞。
  
  正因為如此,在特定的時刻對一個民族有益的制度,對另一個民族也許是極為有害的。
  
  打個比方來說,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共和制要比君主制來得民主,因此共和國的人民也就要比君主國的人民幸福??蓪嶋H上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英國這個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至今還生活在君主制的統(tǒng)治之下,反倒是那些拉丁美洲與非洲的所謂民主共和國,常常表現(xiàn)出十分囂張的專制壓迫主義。盡管這些國家都建立了共和制度,也制定了共和國的憲法,可決定著各民族命運的是它們的性格,而不是它們的政府。
  
  這樣看來,把時間浪費在炮制各種煞有介事的憲法上,就像是小孩子的把戲,是無知的修辭學家毫無用處的勞動。能夠決定制度是否完善的因素,除了實用和時間之外別無他物。
  
  因此,我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像英國人一樣,束手讓這兩個因素來發(fā)揮作用。
  
  當眾多的拉美國家從西班牙的統(tǒng)治下獨立出來后,它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效仿美國,一擁而上發(fā)瘋般制定憲法文本,而結果卻變得十分糟糕。
  
  這樣看來,政治家們在調整制度的時候,應當遵循著以下幾個原則:
  
  一:以實用為制定依據,而不是想當然的推理,更不是機械的照搬。
  
  二:不要考慮是否嚴謹對稱,而是考慮它是否行之有效、方便實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