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課 轉移視線的伎倆
Dick Morris又說:“在政治丑聞中虎口余生的唯一方法,就是坦白說出真相,毅然面對,繼續(xù)上路。然后設法拋出更重要的課題,希望能成功轉移公眾視線?!?The only way to come out alive is to tell the truth, take the hit, and move on.?Then you need to distract public attention from the scandal by focusing on other, larger items in your agenda.)
陳水扁家族在臺灣被揭發(fā)的貪腐案,在當地引發(fā)出一場政治風暴,不料本來被外界認定窮途末路的阿扁仍能負隅頑抗,還耍出一大堆手段,其中一道招數就是并不光彩的“轉移視線”。
在萊溫斯基丑聞炒得火熱時,克林頓看似窮途末路,連他的親密政治盟友、眾議員Jim Moran也曾這樣說:“如今我實在想不出除了辭職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總統(tǒng)步出困境?!钡聦崊s是這位總統(tǒng)最后奇跡般存活下來,除了他過人的EQ之外,究竟他有何手段應付這宗丑聞危機?
就在他向大陪審團為萊溫斯基丑聞作供之后三日,克林頓批準軍方向被懷疑為與拉登恐怖分子有關的阿富汗游擊隊訓練營以及一間蘇丹藥品廠發(fā)動巡航導彈攻擊。(這與一部當時在美國幾乎同期上演,由好萊塢巨星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及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主演的電影《搖尾狗》[Wag the Dog]情節(jié)何其相似。戲中美國總統(tǒng)也是與一個火辣女郎發(fā)生了性丑聞,其幕僚便炮制了所謂證據,支持美國向阿爾巴尼亞開戰(zhàn),以轉移公眾視線。)
當然,我們不是克林頓肚里的蛔蟲,不能肯定當時他發(fā)動巡航導彈攻擊的真正動機,但他的外交團隊卻私下向傳媒透露:“總統(tǒng)原本是一個對批準軍事行動十分猶豫不決的人,但這一次,他卻出奇地果斷……我就不信這與本土政治形勢無關。”
無論如何,五角大樓的官員突然取代了檢控官,成為黃金時間電視新聞的主角,原本被炒得火熱的丑聞暫遭冷卻。公眾(包括很多共和黨人)都支持總統(tǒng),支持這次轟炸。最重要的是,對于很多本來懷疑總統(tǒng)從此將一蹶不振,喪失所有管治權威的人,事件告訴他們總統(tǒng)仍然頑強地留在崗位上。連原本在克林頓就丑聞作供后,對他滿嘴不屑的共和黨參議員Orrin Hatch,如今也改口說要為他鼓掌喝彩。
這并不是孤立事件,在整宗丑聞危機發(fā)酵的過程中,類似“巧合”反復出現,例如當眾議院要就彈劾總統(tǒng)案表決時,美軍轟炸了伊拉克;輪到參議院時,目標變成了科索沃及塞爾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