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拉走后,并沒有信來。一個月過去了。我怕走近信箱,我總覺得我將在它里邊得到無情的消息……這是最難過的日子,充滿了最折磨人的、最痛苦的等待。卓婭去后我都沒像這樣等得難過,因為在那時候我還不了解什么是失掉孩子,現(xiàn)在我了解了。
有時候驚疑纏繞我太甚,我就設法逃避它,好像是真可以躲避自己本人和逃避自己的思想似的……我在街上走,我想盡力使自己疲倦,以便回到家里立刻就能睡著。但是這種辦法有效的時候很少。無論我走過多少條街,走了多少里路,以后仍然是差不多通宵地在床上睜眼躺著。
我時常步行到諾伏捷維奇公墓卓婭的墳上去。有一次,當我走近卓婭的墳墓時,我看見在它旁邊有一個寬肩膀的軍人。
在我更走近時他就轉(zhuǎn)過身來了。這是一個年約35歲,面貌開朗眼神敏銳的人,我覺得他似乎想說什么話。我看了看他,等他說話,可是他遲疑了一會兒就走開了。我忘記他了。在臨離開這里時,我又在一條小路的轉(zhuǎn)角地方遇見了他,他迎著我走來了。
“您是柳鮑娃·齊莫菲耶夫娜嗎?”他猶疑地問。
“是啊。”我莫名其妙地回答了。
這時候他就介紹了自己:
“我是里多夫?!?br/>
我并沒忘掉這個名字:《真理報》上關于游擊隊員丹娘壯烈犧牲的報道就是他寫的呀……
我緊緊地握了里多夫的手……我們沿著小道兒慢慢地向出口走去了。
我真心地說道:“認識了您,使我非常愉快,我早就想見見您……”
我們就像多年的朋友那樣開始了談話,他對我講了他怎樣最初地聽到了關于卓婭的事。他當時在莫禮伊斯克附近的一個半毀壞了的小農(nóng)舍里過夜,在人們差不多全睡著了的時候走進一個老年人來取暖,他挨近里多夫躺在地下了。
里多夫說道:“我聽見了,老年人睡不著覺,他嘆息,呻吟,覺得難受。我就問:‘往哪兒去呀,老大爺?你怎么老哎喲???’”
這時候老年人就告訴了里多夫說,他聽說希特勒匪徒們在彼得里斜沃村子里絞死一位姑娘,詳細情況他一概不知道。
他只是重復著說:“要絞她了,可是她還演說……”
里多夫馬上到彼得里斜沃村去了。從這夜起他就連續(xù)不停地調(diào)查了10天有關自稱丹娘的無人認識的姑娘犧牲時的一切詳細情況。他僅僅采取了事實,因為他確信事實的聲音一定比記者個人的話更響亮。
“為什么您一次也沒到我家去過呀?”我問。
“我怕給您添煩惱。”他率直地回答說。
“您在前線上很久了嗎?”
“從戰(zhàn)爭的第一小時起我就在前線上,”他說,“那時候在莫斯科人們還不知道有戰(zhàn)爭哪?。对拢玻橙瘴以诿魉箍?,我是駐在那里的《真理報》記者……這是很有趣的事?!彼了嫉匮a充說,接著他就微笑地回憶了他在逃避瘋狂的空襲跑入電報局的地下室的時候,在那里人們還交給了他一件前一天由莫斯科給他拍來的電報。
這是一件完全太平年月的電報。編輯部要求里多夫?qū)懸黄ㄓ?,報告一下收獲運動準備得怎樣了。他將電報藏在衣袋里,就坐著自己的汽車急速到部隊里去了。那個部隊當時正在準備防守的戰(zhàn)斗,明斯克的街上已經(jīng)到處起火了,空襲一直沒停止。
里多夫當天就給《真理報》發(fā)去一篇通訊,但其中談的并非收獲問題。
他用很簡單的話述說了這一切事情。我一邊走,一邊聽著他,一邊在想:有時候認識一個人很多年,但是不了解他。
現(xiàn)在我和里多夫在一起不足一小時,并且他關于自己的事也沒講很多,可是我卻了解他很多,我了解了最主要的。我了解他是直爽、忠實、勇敢、鎮(zhèn)靜的人,他會控制自己,什么時候也不驚慌。我了解他能在困難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里,不是用話語,而是用事實,用自己的一切行動教給周圍的人們鎮(zhèn)靜和堅持。
“今天我又要上前線去?!彼谂R別時對我說,并且又小聲地補充道:“戰(zhàn)后我一定寫一本關于卓婭的書,一本很厚的好書。”
有時候驚疑纏繞我太甚,我就設法逃避它,好像是真可以躲避自己本人和逃避自己的思想似的……我在街上走,我想盡力使自己疲倦,以便回到家里立刻就能睡著。但是這種辦法有效的時候很少。無論我走過多少條街,走了多少里路,以后仍然是差不多通宵地在床上睜眼躺著。
我時常步行到諾伏捷維奇公墓卓婭的墳上去。有一次,當我走近卓婭的墳墓時,我看見在它旁邊有一個寬肩膀的軍人。
在我更走近時他就轉(zhuǎn)過身來了。這是一個年約35歲,面貌開朗眼神敏銳的人,我覺得他似乎想說什么話。我看了看他,等他說話,可是他遲疑了一會兒就走開了。我忘記他了。在臨離開這里時,我又在一條小路的轉(zhuǎn)角地方遇見了他,他迎著我走來了。
“您是柳鮑娃·齊莫菲耶夫娜嗎?”他猶疑地問。
“是啊。”我莫名其妙地回答了。
這時候他就介紹了自己:
“我是里多夫?!?br/>
我并沒忘掉這個名字:《真理報》上關于游擊隊員丹娘壯烈犧牲的報道就是他寫的呀……
我緊緊地握了里多夫的手……我們沿著小道兒慢慢地向出口走去了。
我真心地說道:“認識了您,使我非常愉快,我早就想見見您……”
我們就像多年的朋友那樣開始了談話,他對我講了他怎樣最初地聽到了關于卓婭的事。他當時在莫禮伊斯克附近的一個半毀壞了的小農(nóng)舍里過夜,在人們差不多全睡著了的時候走進一個老年人來取暖,他挨近里多夫躺在地下了。
里多夫說道:“我聽見了,老年人睡不著覺,他嘆息,呻吟,覺得難受。我就問:‘往哪兒去呀,老大爺?你怎么老哎喲???’”
這時候老年人就告訴了里多夫說,他聽說希特勒匪徒們在彼得里斜沃村子里絞死一位姑娘,詳細情況他一概不知道。
他只是重復著說:“要絞她了,可是她還演說……”
里多夫馬上到彼得里斜沃村去了。從這夜起他就連續(xù)不停地調(diào)查了10天有關自稱丹娘的無人認識的姑娘犧牲時的一切詳細情況。他僅僅采取了事實,因為他確信事實的聲音一定比記者個人的話更響亮。
“為什么您一次也沒到我家去過呀?”我問。
“我怕給您添煩惱。”他率直地回答說。
“您在前線上很久了嗎?”
“從戰(zhàn)爭的第一小時起我就在前線上,”他說,“那時候在莫斯科人們還不知道有戰(zhàn)爭哪?。对拢玻橙瘴以诿魉箍?,我是駐在那里的《真理報》記者……這是很有趣的事?!彼了嫉匮a充說,接著他就微笑地回憶了他在逃避瘋狂的空襲跑入電報局的地下室的時候,在那里人們還交給了他一件前一天由莫斯科給他拍來的電報。
這是一件完全太平年月的電報。編輯部要求里多夫?qū)懸黄ㄓ?,報告一下收獲運動準備得怎樣了。他將電報藏在衣袋里,就坐著自己的汽車急速到部隊里去了。那個部隊當時正在準備防守的戰(zhàn)斗,明斯克的街上已經(jīng)到處起火了,空襲一直沒停止。
里多夫當天就給《真理報》發(fā)去一篇通訊,但其中談的并非收獲問題。
他用很簡單的話述說了這一切事情。我一邊走,一邊聽著他,一邊在想:有時候認識一個人很多年,但是不了解他。
現(xiàn)在我和里多夫在一起不足一小時,并且他關于自己的事也沒講很多,可是我卻了解他很多,我了解了最主要的。我了解他是直爽、忠實、勇敢、鎮(zhèn)靜的人,他會控制自己,什么時候也不驚慌。我了解他能在困難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里,不是用話語,而是用事實,用自己的一切行動教給周圍的人們鎮(zhèn)靜和堅持。
“今天我又要上前線去?!彼谂R別時對我說,并且又小聲地補充道:“戰(zhàn)后我一定寫一本關于卓婭的書,一本很厚的好書。”